电建核电公司畅谈活动总结报告

来源:科技与工程管理部 时间: 2017-07-07 字体:[ ]

一、做好宣传工作,深刻理解“畅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畅谈”活动是集团公司部署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国内外都很关注。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亲自主持或出席参加座谈会,也是公司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公司发展上来。两次座谈会共有80余位离退休干部代表参加了专题座谈。老干部们虽然离退休了,仍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畅谈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变化,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献言、献策贡献余热。

二、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召开座谈会,举办离退休人员参加“畅谈和建言”研讨游艺活动

4月18日,公司离退办组织2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在活动中心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畅谈和建言”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机构分工,结合各自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开展工作,切实发挥老干部的能动性,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发挥正能量。

5月18日,公司离退办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第二次离退休干部座谈会,6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参加了座谈。会后举办了400余名离退休人员参加的“畅谈和建言”研讨游艺活动。畅谈十八大以来发展变化,为十九大召开献言献策。离退办首先介绍了从开展“畅谈和建言”活动以来所做的工作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发生的变化。然后,各位离退休老干部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商国计。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插话,彼此补充,场面热闹,气氛活跃。离退休老干部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各项举措,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尤其是大力反腐和精准扶贫,深得人心。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攻坚期、改革开放的机遇期、同步小康的关键期,展现出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天时、地利、人和,心齐、气顺、劲足,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的大好时机。全国上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盯住既定目标不放松,扭住战略重点持续干,走稳走好新的长征路,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老干部们还谈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严治党,铁腕反腐,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出台“八项规定”,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压缩“三公经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了可喜变化;关注民生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收到了很好效果,深得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和真心认可。

(二)、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览

活动期间老干部们还拿出自己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来展示国家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向往。

(三)、发放“畅谈和建言”活动试卷及建言献策书

离退办先后还下发了60多份“畅谈十八大以来的变化,建言十九大召开”活动试卷和20余份建言献策书,真正让老干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四)、党群工作部、离退办利用公司内部网站、微信、微博、QQ、老干部之家网站等网络交流平台,发表评论和跟帖等形式,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十八大以来发展变化”为主题的网上正能量活动,引导网民充分认识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网民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大事情、好决策点赞喝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业发表真知灼见,释放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五)举办征文抒怀活动,紧紧围绕“畅谈和建言”活动主题,以离退休老同志及公司内部先进人物为主,一事一议,发表抒怀征文3篇,展示了离退休老干部风采风貌,歌颂先进人物事迹,讴歌公司发展的美好未来。

(六)、建立电话访问制度,重点关注空巢、独居、失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问题,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体现了公司的关怀。    

三、畅谈的主要收获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战略新理论新思想深入人心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方向,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协调发展”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开放发展”要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五大发展理念是长时期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发展理念,在我们憧憬的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我们要发展,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的发展结果。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一要增强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素养和能力。二要增强把握形势变化、把握发展趋势的素养和能力。三要增强驾驭现代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素养和能力。四要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素养和能力。五要增强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素养和能力。

 

总而言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二)从严治党、重拳防腐深得民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新要求贯彻落实到管党治党的各个方面,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其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堪称新时期以来之最,在净化政治生态上收到显著成效,确保了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得党心民心。

老干部们谈到,反腐倡廉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是目前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对腐败分子的重拳出击,践行了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承诺,给了广大人民群众相信党、依靠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极大力量。把我们从过去的忧心转变到现在的放心,打心眼里头都竖大拇指佩服。

离退休党支部成员徼修森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的高压政策下,我们清楚的看到,节日期间,外地进省城送礼车明显减少;高档酒店、餐馆原来都是爆满,现在少了许多,请客送礼歪风大刹,正气上升了。中央从不准用公款分鸡蛋、发粽子、送贺年卡这些小事抓起,一开始有些人认为是小题大做,认为中央领导哪有那么多时间管这些小事,现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凡是就得从小事抓起,风就是从这些小缝里起来的,就从这些小缝里堵,坏风气就能堵得住。现在,群众的埋怨少了、理解增多了,担忧少了、信心足了,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总之,我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反腐力度之大前所未见,“打虎”、“拍蝇”不手软,“八项规定”掷地有声,刹“四风”立竿见影,“从严治党”不再是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落实在制度上、行动上。党风、政风、民风正在好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提振人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产业结构改革,改变传统工业结构。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了当前影响我国发展的瓶颈问题,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重要意义。

(四)国防外交振奋民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指挥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境界,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为强军兴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等,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中国国力壮大推动外交更加活跃,真正以大国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提出许多影响世界的理念和建议,积极配合联合国维护国际秩序,参与国际治理和重大事件的解决,更加关注维护中国国家和公民在海外的权益;更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本质和特点,坚决与霸权主义划清界限,不搞集团和势力范围,与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用实际行动体现中国外交的友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亚投行的建立,使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显著提高,是中国与世界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是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义、讲道义的具体体现。

 (五)文化建设凝聚民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民生、民意、民情建设温暖民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谋求人民群众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花大气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就业、社保、教育、公众安全、社会公平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退休老干部深有体会的谈到,特别是我们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能连续十三年增长,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雄厚发展,也体现了党中央领导对我们老同志的关心。我们偏远的农村老家现在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部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信息通、语言通、人心通,还新建舞蹈广场,增添了健身器材;老百姓对党和政府信心百倍,对美好生活满怀憧憬,对国家、对政府是满意的。

(七)电力建设的的改革和发展鼓舞人心

十八大以来,电力建设事业,在国家“一带一路,电建先行”的政策鼓励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在2012年划归中国电建后,不仅在传统的火电建设中硕果累累,而且在核电市场、国际市场和新能源市场等也取得骄人业绩。目前,有序推进大型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加快现役机组节能环保改造,积极关停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促进煤电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新清洁能源电厂建设,积极稳步的进入国际电力建设市场,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格局和供求关系发展深刻变化,供需持续宽松,结构低碳化、生产利用智能化以及供需格局多元化趋势明显。消费增长减速换档明显;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电能在终端用能中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用电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在结构方面,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电力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未来非化石能源电力将继续较快增长;压减煤炭消费总量、优化调整煤电结构的要求更加迫切,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与此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进程加快,为电力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注入的新的强劲动力。电力行业正由依靠资源、资本等要素积累的传统发展模式,向通过科技进步、体制改革和模式创新的新型驱动发展转变。

1、当前形势

电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转型不断加快,以后继续加大煤电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高效燃煤机组建设,新能源环保型发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煤电超临界机组发展迅速,发电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环保性能、节水等技术指标不断提高。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第三代核电技术已开展示范。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日益提升;火电能效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发展方向

坚持超前,保持电力发展适度超前,建立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坚持统筹协调,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建立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电力互补融合的新格局;坚持绿色低碳,落实“节能优先”战略,提高电力生产效率。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能源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健康的电力市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创新成果向现实效益转化,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煤电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大型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加快现役机组节能环保改造,积极关停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促进煤电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健康有序发展以集中供热为前提的热电联产项目;加快现役机组节能环保改造。积极推广应用煤电机组节能环保新技术,提高煤电发电效率及节能环保水平;积极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法律法规或产业政策,对不达标且不进行相应改造或经改造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依法依策予以关停淘汰;大力发展清洁电力,坚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按照集中与分散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不断提高清洁电力供应水平;加强风电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的衔接协调,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塌陷地、荒地、盐碱地,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重点打光伏发电基地。坚持因地制宜、梯级利用、多元发展,推动生物质能资源规模化和市场化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电网需求,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适度发展集中式天然气发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天然气发电,提高天然气发电调峰能力。

 3、电力建设发展认识

  要高度重视电力在能源系统优化中的作用,能源系统优化仍然是国家能源发展中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国。我门既要全面实现小康水平,又要推进能源转型,既要加强常规污染物控制,还要加快温室气体减排,故煤炭清洁利用、电能替代及与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协调性,更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也是能源系统优化的主要内容。从长远看,非化石能源转化为电力是清洁、低碳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对能源系统优化措施仍是重中之重,而电力将发挥着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

  能源系统优化的关键是“协调”。能源系统优化的核心措施是推进绿色替代和电能替代。绿色替代核心是提高一次能源转换为电力的比重,电能替代的核心是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提高电能消费比重。绿色替代重点是水电、煤电、核电、天然气发电、新能源发电目标与电网发展目标相协调,在提高电力系统绿色化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电能替代重点是在电力新常态下,电力消费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的情况下,电力供需宽松甚至过剩的环境下,加快在交通运输业、工业、建筑业等领域推广电能替代,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加快改善雾霾污染状况。

  为了加快绿色替代和电能替代,要推进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在电力重大技术的发展上,要持续完善和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特高压技术、高效清洁低碳火力发电技术、稳定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利用技术、先进核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以及具有革命性的其他电力技术的发展。

   4、电力建设发展要新规划

  在新常态下,电力建设发展要有新战略、新思维、新规划、新做法。以往电力建设规划难以适应现在的发展状态。有些问题是规划制度自身先天不足,有些是客观规律使然,而导致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使规划难以实现。所以,规划改进并不取决于是引用了技术方法上的改进,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规划的定位作用。

  要将电力作为核心能源,加强对规划的有机整合,细化能源规划。在规划的内容上,强化对现有的能源进行优化替代,加重体现价值的关键性目标。面对相对过剩的电力电量,如何发挥能源系统的优化作用是的重要任务。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必然增长的趋势,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电力电量平衡也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强化体现具有 “价值导向”的规划目标和低碳发展要求的结构导向目标的刚性,比如,如何对“多元”进行量化,如何对低碳进行量化。要弱化一些非本质的内容,促进投资主体优化的空间,有利于通过市场的配置资源。有利于电力建设的发展。

最后,老干部们在座谈会上纷纷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与党同心,为党的建设、建言献策。在家庭、社区和社会团体中尽自己所能,发挥积极作用,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党员,要一如继往地热爱党,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严于律己,履行党员义务,时刻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退休不褪色。要尽可能为社会做点事,不能倚老卖老,还要继续发挥作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