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受了些小伤,婆婆为了照顾我,从吴忠来到我家住上一段时间。考虑到婆婆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而且耳朵听力不好,我们不忍让她太过操劳,但她原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好在身体还算健朗,在家里忙前忙后,帮我操持家务,掌管一日三餐。 前两天老公的朋友从四川寄过来一些腊肉。老公素来爱吃腊肉,迫不及待地要打开包装,炒一盘腊肉尝尝。 没成想婆婆一下子冲了过来,她先是示意老公不要拆开,随后很严肃的让老公坐下来,问这个腊肉到底是什么人送的,老公知道老妈的脾气,赶忙解释是外地的朋友送的,并一再强调和这位朋友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婆婆这才作罢。临了告诉老公和我:“娃啊,不要嫌妈管得多,妈只是不想让你们出事情,占小便宜吃大亏呀!”她继续唠叨:“其实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挺好的,不愁吃不愁喝的,要知足常乐,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踏踏实实过日子就是最大的福气,不贪不义之财,活得坦坦荡荡,睡得才能踏踏实实啊!” 听完婆婆的“廉洁经”,我不由从心底里对婆婆有几分敬佩。别看婆婆只有初中文化,但对儿女人生道理的指引却是一点没有缺席。每逢过年过节,她总会在饭桌上提醒儿女们,不要收取不义之财,也正是因为有她的提醒,才有了这个大家的和谐稳定。 由此可见,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廉洁与家风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一个家庭若能树立廉洁的家风,对社会的廉洁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强调了有道德修养的人,是通过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从这封家书,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廉洁家风。 范仲淹在《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中写道:“要谦虚恭敬,廉洁自律,戒骄戒躁。写过字的纸不要随便乱扔,要对养育我们的五谷粮食怀有感恩之心。”他的家训体现了廉洁自律、勤俭持家等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的家训强调了廉洁自律、勤俭持家、以德立身等价值观。他要求子女要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不要追求奢华和虚荣。曾国藩的子女在他的教育下,都成为了有才华、有品德的人。 廉洁的家风首先能为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这样的家庭中,成员们从小就明白清正廉洁的重要性,明白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成功和幸福,而非走歪门邪道。这种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行为,使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坚守廉洁底线。 当一个个家庭都拥有廉洁家风时,便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强大的正能量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会将廉洁视为理所当然,长大后也会将这种理念带入工作和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共同抵制不良风气,从而减少腐败行为的滋生。 廉洁的家风还能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影响周围的人。比如,当一个廉洁家庭的成员在社交场合中展现出正直的品质时,会让其他人感受到廉洁的魅力和力量,进而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观念。这种辐射效应不断扩大,就能促进整个社会廉洁文化的形成。 要通过廉洁的家风建设促进社会廉洁文化建设,需要每个家庭从自身做起。父母要以身作则,以廉洁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注重对家庭成员的廉洁教育,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方式,让廉洁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中。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廉洁家风的宣传和倡导,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激发大家建设廉洁家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廉洁家风是社会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石。只有每个家庭都重视廉洁家风的建设,才能汇聚成推动社会廉洁文化建设的强大力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