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柯胜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处于改革发展中的建筑业央企来说,如何平稳又高效地驶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向高质量发展前进,是一堂既没有标准答案,又必须拿出优异成绩的“必修课”。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工程公司)于2022年年初提出建设“数字重庆电建”,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以中台为枢纽、以数据为脉络,全方位推动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价值复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推力。2022年年底,重庆工程公司建成了适应需求变化进行自我成长、服务于管理和决策的“数据中台”,强化数据集成、应用汇聚、场景创新,推动数据从“分散”到“集中”、由“看”到“用”的蜕变迭代。 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题 数字化转型的思维转变的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而在建筑行业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搞工程需要精雕细琢,严谨的态度,传统的管理模式又很难不依赖经验,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反映出来就是既想转,又不想转,即想要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来提升工程管理效益,又很难适应数字化主要依靠数据说话的管理逻辑。这一难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公司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从而决定了各层级人员思想的转型与统一。 从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发展均衡程度来看,以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消费品零售行业为“领头羊”的众多行业发展较早,转型路径比较清晰。建筑行业通常存在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建设周期长、技术管理流程复杂以及工艺弹性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建筑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管理措施差别巨大,很难有可以复刻和参考的路径和系统性方案,尤其以施工总承包业务为主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作为工程公司,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要两手抓。从提升管理效益出发,公司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化的投入,从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开始,各个业务场景都会涉及到新的信息化系统,如HR系统、ERP系统、供应链管理平台等等,如何真正发挥各个信息系统的协同价值,减少重复投入,锚定关键路径,做到“一库一表一平台”的同时,适应各个业务场景的需求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重庆工程公司在实践中走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二、重庆工程公司特色数字化转型道路实践 中国电建“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从经营管理层和生产运营层将成员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类型,重庆工程公司在2021年底仍处于最初始的阶段,即零散单系统型,虽然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业务系统,但各业务系统之间壁垒较深,且未全面覆盖,也未能实现集成。在2022年初的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22年度工作会上,公司提出了“三个重庆电建”的建设目标,其中“数字重庆电建”要求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强化管理数字化与业务数字化的融合应用和集成创新,为公司发展增值赋能。 针对公司的信息化现状和“数字重庆电建”的建设目标,我们设计了一条具有重庆工程公司特色,同时具备一定程度复刻性的关键路径。传统企业管理措施为根基,以点带面,将各个业务系统全部信息化后再打通数据壁垒。我们在信息系统依赖程度不强,历史数据并不庞大的时候率先建立数据中台,数据中台具备主数据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决策五大核心功能。数据中台成为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枢纽,在统一主数据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设计数据中心多级驾驶舱,聚焦关键数据,沿着关键数据出发,提高纵深逐步覆盖所有数据业务场景,倒逼管理模式转型和管理颗粒度的精细化提升。 自数据中台建设以来,重庆工程公司逐步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不仅打通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障碍,也建立起了一张四通八达的转型网络图,从各个需求场景统一了全员的转型思想,高效率推动信息化、数字化项目投入,自上而下的蓝图设计让数字化转型始终坚持为公司战略和发展服务,让目标和效果成为看得见的将来。 三、制度和人才是转型成功的持续动力 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核心,数字化工作是要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生产经营的运作成效,数据中台是协调生产数据和经营数据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利用数据中台发挥数据的价值,关键还要看数据的产生和传输路径。作为工程公司,我们从业务数字化出发,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多项目的智慧管理,实现项目从信息到订单、从规划到设计、从工程实施到交付全寿命周期全链条的精细化管控,产生完整有效的生产数据;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共享中心、人力资源系统、HSE系统等多场景的数据集成,产生有效的经营数据,利用数据中台来统筹协调生产数据和经营数据,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高质量、可用于决策的数据产生离不开制度保障,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重庆工程公司将大力开展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在加大数字化投入的同时,通过持续优化数字化项目建设制度体系、数字化成果应用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制度体系。 数据依靠逻辑,而人是数据逻辑背后的灵魂。数据从产生到传输,再呈现到决策层和管理层面前经过了一系列的流动,其背后都反映着人的思维,如果只是完成了数据集成和资源配置,就仅仅是完成了数字化中的管理转型,而真正的商业模式变革需要各个业务系统的管理人才对现状进行深度的思考,才能够产生1+1>2的碰撞效应,才能够真正跨越出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性的一步。 在中国电建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工程公司从信息化基础薄弱到坚定转型,克服重重困难,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逐浪扬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早日建成“数字重庆电建”,实现后发先至、助力中国电建实现“数字电建、智创未来”的美好愿景,重庆工程公司愿与同行业各界同仁为推动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体系化发展,实现“数字中国”共同奋斗。 |
||||
【打印】 【关闭】 | ||||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