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动态
水电六局三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
来源:水电六局 作者:何金星 时间:2025-07-03 字体:[ ] 分享: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评价会,经质询与讨论,水电六局研发的科技成果“严寒地区水电站超高强钢压力钢管数智化施工技术”“水电工程复杂环境新能源重卡土石方规模化施工关键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乌东德水电站特大地下厂房关键施工装备研发与应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智能化灌浆与地下大空间布料机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严寒地区水电站超高强钢压力钢管数智化施工技术”项目依托的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处严寒地区,压力钢管制安工程体量大,首次采用国产1000MPa级超高强钢材料,施工技术难度高。项目组以压力钢管制安全过程数智化施工为重点,通过试验研究、材料开发、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等,形成了严寒地区水电站压力钢管数智化施工技术,填补了空白,工程应用效果良好。提出了超高强钢材组织微结构性能控制理论、钢板合金成分设计方法,研发了控轧控冷和调质热处理、冶炼轧制工艺,研制了水电工程用1000MPa级新型钢材;提出了1000MPa级压力钢管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和钢岔管模型水压爆破试验方法,研发了超高强钢压力钢管成套施工技术。构建了压力钢管模件族库与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立了全过程“人、机、料、法、环”实时监测系统,研发了耦合资源与进度动态控制优化程序,开发了全过程、多专业数智化施工管控平台,实现了压力钢管数字化、智能化制作与安装。构建了严寒地区冬季恒温工厂环境,开发了主要设备PLC自动化控制程序,研制了数控斜线下调式卷板机、新型数控切割机等装备,研发了600MPa级高强钢免预热、800MPa级高强钢50℃预热、1000MPa级超高强钢80℃预热焊接技术,实现了压力钢管智能化工厂制作。研制了大直径压力钢管现场安装集成施工平台和深斜井施工多组多层专用台车,研发了低温环境压力钢管管节拼装焊接工艺,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施工。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依托工程,取得专利15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省部级工法4项,主编团体标准2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水电工程复杂环境新能源重卡土石方规模化施工关键技术”项目面向水电工程绿色化、智能化重大发展需求,依托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工程,围绕新能源重卡规模化应用,针对开挖区地形狭窄、土石方运输高差大、强度高等特点,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形成了水电工程复杂环境新能源重卡土石方规模化施工关键技术,工程应用效果良好,为同类技术研究应用提供了示范。基于水电工程复杂地形大吨位高强度运输特点,研制了“电+气+电涡流缓速”三重大坡度重载安全制动系统和加强型电池包结构,研发了重载下坡自动充电能量管理技术,实现了90吨级新能源重卡的适应性改造。提出了基于能量消耗最小化原则的运输道路经济坡比确定方法,制定了路宽、坡度、转弯半径等新能源重卡运输道路控制标准,确立了新能源重卡配套充换电站、维修厂等布置原则,首次实现了新能源重卡在水电工程的规模化应用。构建了大体量土石方挖填数字化精准控制系统,满足复杂地形新能源重卡高强度施工的要求;研发了车辆智能监控调度、智能加水、车辆胎压智能监测等系统,开发了基于5G+GIS+BIM+IOT+区块链的一体化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了新能源重卡规模化应用的智能化管控。项目研究成果已在依托工程成功应用,取得专利10件、软著3项,发表论文3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乌东德水电站特大地下厂房关键施工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依托的乌东德水电站右岸特大地下洞室群工程,位于深部褶皱核部,存在强褶皱、薄层陡倾小夹角、大范围碳质薄膜等地质问题,地质条件复杂;右岸主厂房尺寸333米×32.5米×89.8米(长×宽×高),为目前世界最高的地下厂房。项目组针对特大型厂房水轮发电机组结构混凝土工程量大、复杂地质地下空间灌浆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难、12孔出线竖井结构复杂、锚索作业面高差大等施工难题,研制了系列新型施工装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研制了智能化梭式布料机系统,开发了输料、布料一体化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具有大跨距、大落差条件下多级可伸缩,全方位无死角旋转连续布料等功能,实现了地下厂房复杂空间水轮发电机组结构混凝土优质高效施工。建立了“三区五阶段六参数”智能灌浆控制模型,研制了集中制浆-输配浆-孔内灌浆一体化智能化灌浆系统,提高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厂房灌浆施工效率,保证了质量。研制了大断面多孔口超深竖井一体化液压自升式滑模,研发了液压泵群同步顶升技术,实现了井壁衬砌与复杂混凝土结构的同步施工,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安全。研发了预应力锚索拖拽装置,研制了履带式液压升降锚索施工平台,解决了高空锚索穿索与预应力张拉的施工难题。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依托工程,并推广至辽宁清原、山东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等多个工程,取得专利12件,获得省级工法13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