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水利部公布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广东深圳、东莞联合申报的石马河成功入选全国60个建设名录,成为全省2条入选的河流之一。这项跨市域的系统工程计划于2025年7月启动实施,通过全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大湾区人水和谐新标杆。 作为珠江流域重要支流,石马河干流发源于深圳大脑壳山,流经深莞两市,总长70公里,流域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2003年,东深供水工程采用专用输水管道后,石马河恢复自然河道和流向,至2019年前,流域内107条河涌70%出现黑臭,国考旗岭断面水质长期劣Ⅴ类。 2019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组建跨部门的联合指挥部,推进全流域治理,总承包单位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管网建设、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工程。至2024年底,旗岭断面水质已稳定达标,实现从“黑龙”到清流的蝶变。 根据建设规划,石马河幸福河湖建设以干流为主脉,结合流域内现有特色资源节点,依托饮水思源文化的积淀,打造“一脉十源·多点荟萃”总体布局,形成思源文化传习源区、生态水岸休闲源区和商埠水岸活力源区三大功能分区,全面促进流域水产城三维共治,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达成“当年供港功勋水、今朝深莞幸福河”建设愿景。 生态治理催生发展新动能。石马河流域东莞7镇依托优良水环境,近两年吸引生态产业投资超50亿元,清溪电子信息产业园、塘厦科创生态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新增就业岗位2万余个。 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碧道建设,东莞石马河全线打造了山水科普游径、思源教育游径、古墟观光游径,建设十大滨水节点。在凤岗镇竹塘水闸公园,昔日的荒滩变身亲水空间,公园内随处可见前来散步的市民。 作为大湾区首条跨市共建的幸福河湖,深莞两市已建立河长制协同机制,依托深圳都市圈联席会议制度,在联合调度、生态补偿等方面先行先试。 东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石马河治理探索了超大城市群跨界河湖治理新路径,其“系统治理+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的综合模式,将为全国河湖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文章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5/16/content_10135591.html?from=weChatMessage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