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聚焦
央视《经济半小时》:“超级充电宝”蓄势聚能
来源:山东电建一公司 作者:张彬 时间:2025-03-17 字体:[ ] 分享:

3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超级充电宝”蓄势聚能为题,关注报道了山东电建一公司参建的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报道指出该项目建成后,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280万千瓦时,年预计充放电330次,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

近年来,以风电和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猛。储能需求应运而生,除了专门建设储能电站,一些地方正在尝试利用闲置资源进行储能。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坐落着全球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它是利用当地被废弃的盐穴进行储能。2022年5月26日,世界首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一期项目向国家电网输电。

得益于一期项目的顺利投产,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在2024年12月开工建设,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2号机组的建筑安装工程。自项目开工以来,山东电建一公司项目团队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一切聚焦干项目,强化项目策划、抢开工组织,加强技术沟通交流和资源调配,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技术符合性专项整治行动和班组安全管理,强化现场安全技术质量进度管控,确保项目快速推进。3月7日,2号机组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首个里程碑节点。当前,工程现场正大力开展“锚定目标勇争先 笃行实干建新功”劳动竞赛活动,抢抓春日时光,掀起大干热潮,全力以赴奋战4·23主厂房出零米目标,以电建铁军的实际行动建设优质工程,争当储能先锋。

作为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其原理是利用盐矿开采后留下的盐穴作为储气空间。在用电低谷时,将多余电能转化为空气压力能,把空气压缩注入盐穴存储。用电高峰时,释放压缩空气,实现电能的再利用,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有效平衡电力供需。当前随着国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各地储能产业链发展步入快车道。未来,压缩空气储能将向大容量、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央视《经济半小时》链接:https://tv.cctv.com/2025/03/12/VIDEfvnRVZpUo9NmPxmFm1gW250312.shtml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