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水电基础局承建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项目大围封截渗墙顺利完工,获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是进一步治理淮河38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电基础局承建的大围封截渗墙,轴线总长1759.2米,成槽面积达95560平方米,平均深度55米,最深槽段59米,相当于20层楼高度,创下江苏省同类结构深度之最,被称为淮安枢纽段的“水下生命线”。 淮安枢纽大围封截渗墙施工区地质条件复杂,多为淤泥、厚砂地层,部分施工区还存在砂礓岩层,塌孔风险极大。且工程体量大、工期短、转角多,对墙段连接部位施工要求高。对此,项目团队结合实际倒排工期、奋力拼搏、致力科技创新,采用智能化管理,在建设中充分应用数字孪生、智能制浆等科技控制系统,实现地连墙施工成槽可视化、泥浆循环智能化和废弃浆液零排放,同时成功将槽孔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枢纽主体工程施工创造关键条件。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上立交桥,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淮河入海水道泄洪量,有效改善渠北地区排涝条件,保护洪泽湖及下游地区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对于完善长江三角洲“两纵六横”高等级航道网布局,促进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网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13370.shtml 扬子晚报网链接: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496451.html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