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专题报道了西北院牵头总承包的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展现了该项目建设情况及建成后将为点亮西藏高原山区千家万户、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 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0兆瓦光热项目位于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帕那镇东部约17.5千米处,项目场址海拔高程在4645米-4657米之间,装机容量100兆瓦,项目采用熔盐塔式技术,镜场总采光面积80万平方米,配置8小时储热系统,使用二元熔盐作为储热与传热介质。 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拥有丰富的水、风、光、热等清洁能源,绿色正在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最亮眼的底色。 近年来,西藏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电力天路点亮万家灯火。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从2020年到今年的8月底,西藏建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60万千瓦以上,已建在建装机容量达到3250万千瓦以上,预计今年年发电量达200亿千瓦。 在如今的世界屋脊——西藏,一片片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巍然矗立,一束束阳光转化成绿色的电能。 那曲市安多县地处高山草原山谷,阳光充足、空气稀薄,每年有超过2800个小时的日照时间,阳光,如何驱动成能源? 场地上建起来的“五边形大镜子”——定日镜,就像是在草原种下的一朵“向阳花”,未来,每一朵“向阳花”,都会把阳光变成永不间断的能量射线反射给“靶心”。定日镜就像是光的搬运工,会时时跟随太阳的转动自动切换角度反射太阳光线,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吸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 未来,15927根柱子支撑的智能的“向阳花”,会伴随着太阳转动,将光能汇聚后,牢牢定在光热塔上。 就在十一前夕,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入仓,项目吸热塔施工高度顺利突破100米,为实现吸热塔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个项目将会在2026年10月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为25508.0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约为2551小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5万吨,可为安多县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清洁电力,为西藏电网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也为高寒高海拔地区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提供宝贵经验和解决方案。 从“风吹石头跑”,到“风车转出绿电,阳光映射绿电”,走在如今的西藏,清洁能源走廊、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那些高原最狂暴的风、最炙热的光,变成了点亮千家万户的清洁电力。作为国内首批参与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建设的企业,西北院已形成代表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已承担光热发电工程总承包项目6项,完成可行性研究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MW,勘察设计阶段工程业绩的总装机容量达850MW,其中EPC工程容量650MW,设计和总承包业绩居国内前列。 报道链接:https://tv.cctv.com/2025/10/05/VIDEgISxdT0yeiDjmNOAv7Xf251005.shtml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