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月26日,水电基础局党建赋能一线深度报道获新华社刊发,全文如下: 中国水电基础局党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11月26日电(韩倩倩)总部位于天津的央企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党委近年来注重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发展优势,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打通决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企业发展,重在决策,难在执行。为解决传统层级管理的“中梗阻”问题,水电基础局创新实施“三级包保”与“三级介入”机制,构建起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穿透式责任网络。 “三级包保”即总部领导班子成员包保二级单位,总部部门负责人协同包保,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保重点项目直至项目包保班组。包保领导转变角色,不再是远在总部的指挥者,而是成为包保单位或项目的服务者,定期深入一线,掌握实情,协调资源,解决难题。 与之配套的“三级介入”式管理,则是公司介入分公司管理,分公司介入项目部管理,项目部介入分包商管理。在项目遇到重大风险、技术难题或经营困境时,根据问题层级和影响程度,由项目自身、二级单位、总部三个层面依次或联合介入,快速响应,精准“排雷”。 这套机制打破传统层级管理壁垒,实现总部对基层情况的直接感知和快速决策,确保企业战略部署不折不扣在一线落地生根。这种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压实各级责任,为企业稳健运营和攻坚克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推动总部作风“向实向优”。水电基础局党委努力推动总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总部各职能部门变“被动响应”为“主动赋能”,不仅限于参与包保单位总经理办公会提出意见,更将会议决议事项纳入专项督办清单。通过派驻总部专家帮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解决基层“技术支撑不足”“资金回款慢”等痛点难点问题。 总部党委同步牵头成立“双引双建”“三金压降”等六个专项工作委员会,建立定期会商、动态跟踪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穿透一线、赋能一线。在赋能减负方面,两级总部党支部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点燃全员精细化管理“内驱力”。水电基础局党委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经营管理,系统构建提质增效制度与执行体系。 通过制定提质增效管控办法,明确管控标准。建立“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责任链条,压实管理职责。水电基础局工会组织开展“工程承包合同索赔”“保函替代质量保证金”两个专项劳动竞赛,成立39个索赔竞赛小组和30个保函替代质保金竞赛小组。各项目党组织锚定提质增效目标,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队,开展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环保、合同等全要素精细管控。党员带头扛指标、压责任,项目职工全员签订承诺书,确保指标到人、责任上肩,推动精细化管理走深走实。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水电基础局项目管理水平和职工责任心显著增强。上半年,犬木塘、乌鲁瓦提、白洋淀、茅岭底、蒲城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工程节点目标,帕古水库工程获得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雪莲杯”,经营发展稳中有进。 筑牢“党管安全”防线。水电基础局党委牢牢把住“党管安全”方向盘,开展“党建引领安全互查互检”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查隐患、防风险、保安全”,将组织力量延伸到安全生产最前沿。 32个党支部以“党员身边无事故承诺”“党员带头查隐患”“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三大抓手推进主题实践活动,设置党员安全责任区,签署承诺书337份,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各项目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水电基础局党委书记杨铭钦说,“穿透式”党建是我们打通堵点、激活全盘的枢纽。它让党建从“围绕”变“融入”,从“软要求”成为“硬支撑”,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完) |
|||||
|
【打印】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