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民生工程,成都高新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及其核心载体——13座乐和文化活动中心,由水电七局控股的乐舜公司运营,始终以“文化惠民,免费畅享”为理念,在68.9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共服务版图中,勾勒出“15分钟文化生活圈”的鲜活轮廓。截至目前,已有6座乐和文化活动中心启用,作为公益免费的文化空间,让周边居民提前感受到文化浸润的暖意,成为高新区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的生动注脚。 “乐和”之名,源自企业精神内核“乐成七局,和融世界”。依托水电七局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60年的深厚积淀——从江河湖泊上的宏伟大坝到城市血脉中的交通网络,从偏远地区的民生工程到现代化都市的配套建设,用一个个精品工程诠释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 如今,这份积淀在乐舜公司身上转化为强大的资源整合优势与专业运营能力,从非遗技艺的指尖传承到全龄段的文化狂欢,从简约现代的空间设计到75支文艺团队的蓬勃生长,正以“文化出彩,乐和传承树新风”的实践,让文化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 以设施为基,筑牢文化惠民硬支撑 步入任意一座乐和文化活动中心,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里,藏着乐舜公司对“全龄段、多功能”的精准考量,更贯穿着“一场馆一主题”的巧妙构思。 艺术培训区的舞蹈室,镜墙映照着不同身影:幼儿园孩童模仿天鹅,退休阿姨排练民族舞,地板缓冲着每一次跳跃;声乐室的音响里,美声练声与通俗合唱交替,优质声学环境让声音自在绽放。梓州馆的社区音乐馆独具韵味,珍藏的布罗德伍德古董钢琴诉说着历史韵律,围绕“社区音乐馆”主题,为居民打造声乐演出、培训交流的专属空间。文化展示区的吉龙馆社区美术馆,作为全国首家社区高级别美术馆,油画展、摄影展轮番上演,居民推门就能与莫奈光影、家乡变迁相遇。 每个文化活动中心内均设有社区图书馆,作为高新区图书馆分馆,可实现四川省全省通借通还。馆内书籍涵盖全龄段与多元领域:银发读者在书页间留下批注,沉淀岁月思索;少儿绘本角,父母与孩子轻声共读,萌芽阅读习惯;自习室台灯下,考研学生笔尖划过,这里是职场人“充电”、学子追梦的港湾。摄影教室里,退休教师调试光圈,让光影艺术在社区扎根。这些设施是乐舜公司为居民铺就的文化舞台,细节处彰显“七局制造”的匠心。 以活动为笔,绘就文化传承新图景 文化的生命力,藏在一次次实践里。水电七局坚信工程建设不仅改变物理空间,更滋养精神家园。乐和文化活动中心将传统节日化为传承舞台,让居民触摸历史温度,正是这一理念的延续。 桂溪馆的端午时节,总能飘起艾草与香料的芬芳。“端午香囊手作・传统香道”活动中,居民们围坐桌前,指尖穿梭于彩布与棉线间,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填充苍术、白芷等香料。当一个个饱满的香囊从手中诞生,非遗技艺的温度便顺着指尖,流进现代生活的肌理。母亲节的国风插花课上,康乃馨与梅枝在瓷瓶中相遇,东方美学与感恩之情在修剪间悄然融合;父亲节的音乐主题活动,则用旋律串联亲子时光,让温馨的家庭故事在音符中流淌。 非遗文化的种子,更在社区土壤里扎下了根。乐舜公司精心策划的非遗传承系列活动中,面塑传承人带着彩色面团走进教室,捏、搓、揉、掀间,孙悟空的灵动、牡丹的雍容便跃然指尖,孩子们睁大眼睛追问“为什么面人能保存百年”;麻编艺人的竹筐里,青黄相间的麻线在居民手中变成茶杯垫、小挎包,老手艺的历史渊源随编织节奏缓缓道来。吉龙馆的“正少年正梦想,少年音乐会”,让青春的歌声与文化传承相遇,既为学子搭建了释放压力的舞台,也让他们在艺术表达中增强文化自信,这些场景如同散落在社区的珍贵照片,定格着文化传承的美好瞬间。 蝉鸣里,暑期的期待穿过活动中心走廊。7月1日润和馆,“清华妈妈面对面”线上分享会如及时雨,滋润20位家长心田。敬老师以“种树先培根”比喻基础学科重要性时,弹幕里的“谢谢”如萤火虫,点亮家长迷茫的眼神。7月2日清晨,梓州馆、桂溪馆等6座中心的暑期公益课启幕,千余名孩子织就彩色图景。书法课上,老师以扁担喻“横”画之稳,孩子们握笔写下歪扭的“一”,眼中似挑起文化小桥;英语课上,西南财大外教将单词卡变作“寻宝图”,孩子们追着卡片奔跑,在欢笑中记单词;亲子课上,爸爸们跟着孩子学折纸,共同完成的纸飞机掠过天花板时,父女相视而笑的瞬间,藏着“传承”的温度。 以真情为墨,晕染文化暖韵好底色 “这里的老师认真负责,从不嫌我学得慢。”65岁的张阿姨是舞蹈队的常客,每周三下午,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梓州馆,和“佳缘行走艺术队”的伙伴们排练。在乐和文化活动中心,75支文艺团队是文化传承的“接力者”——桂溪馆的“春之声器乐队”用二胡拉奏《茉莉花》,这些平均年龄58岁的“文化传播者”,正是乐舜公司精心培育的社区文化骨干力量,让墨香、旋律与笑语在社区里四季流转。七局人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从解决饮水难题到改善交通出行,从援建学校到如今的文化惠民。 中国舞老师手把手纠正学员体态,书法课上老人与孩童共写“福”字,中华花艺课上,居民在花枝交错间领悟“留白”的东方智慧。“文化服务零距离”不是口号:退休教师在社区乐队里重拾年轻时的手风琴,与年轻学员合奏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上班族在自习室攻克难题,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画出“我的社区”,全龄段的需求在这里都能被乐舜团队温柔接住。 从高新城西的晨露到城南的斜阳,再到中和新川的晚风,从晨光中的晨读到暮色里的排练,乐和文化活动中心如同摊开的日记,记录着社区文化的成长轨迹,更记录着与国家同频共振、与城市共发展、与人民共幸福的故事。 乐和文化活动中心暑期绘画公益课 音乐会现场 文艺团队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