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巍巍太行, 青山如黛。 蓝色光伏,“风”光无限。 革命圣地西柏坡东王坡乡的大山之上,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的耀眼,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如同大地的新衣裳,为老区披上排排熠熠生辉的“绿”衣,注入环保节能的“绿”电。河北工程公司承建的西电新能源平山县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自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2460万度,为革命老区送上新动能。 河北工程公司以“打造一流专业特色品牌,树立基建行业新标杆”为企业愿景,主动投入祖国绿色能源建设,不负时代重托,不惧山海之远,建设足迹踏遍祖国山河,建绿电为中国。 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平山光伏项目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东王坡乡,占地3150亩。项目开工初期面临着施工与环保的双重挑战,既要把项目建好,又要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成了项目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中标后选址时,进行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光伏板的布置百分百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对太行山脉深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做踏勘,充分利用荒地、无再生价值的山地进行建设,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项目建成后,不仅是一场绿色能源建设的革命,更是河北工程公司不忘初心使命,建设美丽中国,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又一力作。 细节着手 质量赢得未来 在光伏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和达到预期发电效率的关键。项目团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流程,确保从项目启动到完成,每一步都符合行业最高标准。这套体系的建立,为施工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确保了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平山光伏项目特别关注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在打孔阶段,使用高精度测量工器具确保孔位精确;在光伏支架基础施工中,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浇筑后养护工作,保证光伏支架基础稳定性;安装光伏板时,采用专业设备确保安装精度和角度,确保组件能够最大化进行光能吸收;调试阶段,进行严格性能测试,确保每个光伏阵列达到设计标准。此外,为确保施工班组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质量控制要求,项目部进行了详细技术交底和人员培训,包括对施工图纸的详细解释、施工规范的培训以及操作规程的演练,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项目部还实施了实时监控和反馈机制,通过现场无人机巡视和定期的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项目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严格监控,采取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防尘、降噪等,以减少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确保了施工质量不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技术创新 打造“新智”工程 平山光伏项目每一位建设者,时刻把“建设绿色智慧工程,成就客户和员工愿望”的使命牢记心中,不断以技术创新引领项目建设,为打造智慧智能型项目增砖添瓦。 项目采用了最新的双面N型光伏组件,与传统的单面光伏板相比,双面N型光伏组件在背面也吸收反射光,增加了能源的产出。为便利后续运行维护,项目部依托技术创新搭建了一套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移动设备上与升压站控制台“双端”协同实时监控光伏场区的运行状态,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远程,项目部都能够实时掌握光伏场区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双端护航”,项目部确保了电力的持续稳定输出,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监测系统还具备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和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提前进行维护和优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不仅提高了光伏项目的经济效益,也为光伏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老区“风”光无限,“绿”电镶嵌太行。该项目的建成,每年可为当地提供约15007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对助力当地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进一步保护当地环境和绿色能源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