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责任
“就业磁场”激活山乡春水 “家门口”绘就新画卷
——河北工程公司践行央企责任带动地方就业
来源:河北工程公司 作者:张崇真,苏雯菁,王月娜,王俊伟 时间:2025-04-14 字体:[ ] 分享:

河北工程公司紧跟中国电建集团的步伐,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从工业脉搏到市井烟火,书写着新时代“双向赋能”的新故事。

战袍换工装:靶向培养助力转岗

河北工程公司承建的贵州兴义元豪电厂项目,坐落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是贵州省重点项目。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发电量已突破100亿千瓦时,为红色革命老区的居民生活和重点工业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隆隆作响的机组背后,另一组民生数据同样亮眼:元豪电厂建设过程中,也带动了周边1000余人的就业,显著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2020年,刚刚当上专职消防员的谭林端未曾想到,三年后自己会在家乡的元豪电厂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他所在的消防站与元豪电厂仅一墙之隔,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重大隐患排查工作,元豪项目部每年都会联合元豪电厂专职消防队开展多次消防重大隐患专项排查。频繁的消防演练和应急预案对接,让谭林端成了“编外安全员”。在转岗前,他毅然选择留在这里,成为了一名安全专工。

“以前我是‘烈火卫士’,现在我是‘安全哨兵’,制服虽然换了,但我依旧在守护这片土地。”,谭林端笑着说。公司在就业帮扶中注重发挥特殊人才的专业禀赋,为谭林端这样的退役军人建立了“一人一策”的培养档案。针对谭林端在消防领域积累的风险研判、应急指挥等特长,公司为他制定了复合型人才转化通道,除了“理论+实践”的全方位学习培训,公司还安排资深的老师傅手把手传授电力安全相关经验,将他原本单一的消防救援能力拓展为覆盖设备巡检、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的全链条安全管控技能。培养结束后,工程部看重他的指挥能力,安全部青睐他的应急经验,部门间的争夺战成了电厂晨会最热闹的议题。

与家乡再续前缘:“我想留在这里”

2024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陈鑫,用毕业证换取了与家乡山水再续前缘的入场券——他的家距元豪电厂仅两小时车程,“读书时总想着逃离这里,现在反而觉得回来建设家乡更踏实。”面对亲友“兜兜转转又回乡”的调侃,陈鑫在班组会上腼腆却坚定地分享。当年独自一人前往2000多公里外的省城求学的少年,如今正亲眼见证着故土的蜕变。“项目上包工队的师傅有很多都是本地人,我和他们交流就像和自家亲戚说话一样自在,有时候许多老师傅还得依靠我翻译嘞!”陈鑫有些自豪地说,“我总想起大学老师和我们说的话,‘真正的现代化,是让人才根系深扎乡土。’”

下了班,陈鑫总喜欢和同事一起到电厂南边小吃街的“钱姐牛肉粉”吃饭。五六张大木桌在店里摆的整齐,屋里满满当当坐的几乎都是穿着蓝色工装的职工。老板钱姐一边招呼客人,一边麻利地擦着桌子,下粉、上菜、结账,忙得脚不沾地。在元豪电厂三公里辐射圈内,像钱姐这样因电厂兴业的家庭已数不清有多少户,他们经营的餐饮店、汽修店、便利店、理发厅串联成微型服务网络,既解决了电厂上千名职工的民生需求,更让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率大幅提升。当“陈鑫”们用专业知识浇筑现代化电厂时,“钱姐”们正用一勺酸汤、一把扳手,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温度。

退伍不褪色“蓝色火焰耀大漠

圆满完成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建党一百周年阅兵等系列大型军事演习演训任务的王俊伟,退伍转业他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不忘初心使命,干一行爱一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初心,为祖国电力事业增砖添瓦。退伍后,他来到新疆米东项目担任物资专工一职务,然而,在沙漠里工作并非易事,冬季的严寒,夏季的酷热高温、强烈的日照以及频繁的沙尘暴,是他经常要面对的恶劣工作环境;茫茫大漠,一望无垠,复杂的地形和不稳定的气候,常常导致物资供应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困难不可怕,有困难就要去解决,这位退伍转业军人,带着军人特有的纪律性和执行力,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王俊伟把自己当做一颗小小螺丝钉,他不计功名利禄,他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在新疆大漠为光伏项目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从空军蓝变身电建蓝,他退伍不褪色,军人精神永在。脱下的是军装,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始终保持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王俊伟就像是一面鲜艳的红旗,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坚守大漠一线,在支架林立、闪着银光的光伏板中,他那身蓝色工装犹如一道蓝色火焰在闪光,他胸前的党徽犹如一团火花在发光。

河北工程公司始终践行着“就业帮扶不断线,困难关怀有温度”的承诺。公司不仅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还通过全方位的综合培养将他们锻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更建立起大病救助、子女助学等保障机制,一步步搭建起“一人就业,全家幸福”的美好未来。在无数个像夏毅这样的职工身后,央企的社会责任如同守望相助的火把,为他们的前行之路点亮温暖的光,让希望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