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责任
以匠心筑通途,用担当惠民生
来源:电建铁路公司 作者:李慧 于惜晨 摄影:彭智辉 时间:2025-04-22 字体:[ ] 分享:

暮春时分,晨霭轻柔地笼罩着城市,恰似灵动的纱幔,悄然揭开锦城新篇。在繁华交织的都市脉络中,剑南大道长顺路口下穿隧道,于车水马龙间顺势延展,由浅入深,穿地通衢,宛如蛟龙蛰伏于地下,以雄浑笔触镌刻在锦绣蓉城大地之上。

剑南大道长顺路口下穿隧道项目是电建铁路公司在成都承建的首个多元项目,全长1060米。作为成都“交通缓堵保畅”重点民生工程,这条隧道不仅打通了城市南北向交通“栓塞点”,更以社会责任与民生温度书写出了一卷城市发展的“新样本”。

堡垒:红色工程诠释责任与担当

剑南大道长顺路口下穿隧道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的良好局面。

复杂的地质条件、紧张的工期要求以及周边环境的敏感性,都让施工过程充满挑战。然而,面对重重困难,项目上的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使命。在施工建设的关键阶段,成立了“党员突击队”,24小时轮班值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这支仅有7人的精干队伍中,5名是党员,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在项目一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红色堡垒”。

除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音和扬尘污染,并多次走访周边社区,倾听居民意见,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温度:建设者与市民的“双向奔赴”

剑南大道长顺路口下穿隧道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受到了市民的高度关注。周边居民对项目的建设进度、施工影响等问题十分关心。为了回应市民关切,项目团队主动将项目打造成“透明工程”,在项目围挡外设置了大型的信息公示栏,实时更新项目的建设进度、施工计划、安全质量等信息,及时向市民展示项目建设情况。

比公示栏更温暖的是项目部与周边社区、物业建立的“双向沟通机制”。为进一步加强与市民的沟通,赢得周边居民的信任与支持,项目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定期向周边居民详细介绍项目建设情况,针对居民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及时制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而“透明”也成为中国电建城市建设者与市民之间的信任桥梁,成为民生工程的丈量尺度。

破局:从“堵点”到“通途”的民生攻坚

剑南大道作为成都南北交通主动脉,日均车流量超20万辆,长顺路口因汇聚地铁5号线、商业综合体及多个社区,长期面临“高峰瘫痪”困境,给周边居民日常通勤、外出办事带来不便。

项目启动后,目标直指“立体分流”,下穿隧道承担直行车辆,地面道路服务转向车流,实现“快慢分离”。华府片区和南湖片区之间的联络通道将由原来的2条增加到3条,联络通道距离由原来的3公里缩减至1.5公里,机动车道绕行距离减少3公里,有效支撑华府片区和天府新区的交通一体化发展。公路沿线还打造了人行天桥、景观节点,“回家的路”正成为串联美好生活的风景线。

如今,剑南大道长顺路口下穿隧道已全线通车。这条纵贯城南的地下通途,是电建铁路公司在成都多元项目建设中的首张“答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成都的交通版图上,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