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责任
寒冬保供的师徒故事
来源: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作者:吕涛 王思荞 时间:2025-01-08 字体:[ ] 分享:

寒冬荒野,朔风如刀,吹得输电线路咯吱咯吱响,在这冰冷的山峦交错之间,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下属松林河公司有这样一群人,如同点点星光,散落在纵横交错的输电线路之间,挥动着手中的工具不断地清除缠绕在线路周围的杂草,锋利的刀刃在寒风中划过,将无比坚硬的草茎从中割断,为保障冬季电力供应默默坚守。

“师父,这天可真冷,这线路能扛得住吗?”边搓着冻红的耳朵,边哈着一口白气的青年员工李恒望说道。

本段线路的段长卓武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望向远处的金石线杆塔:“越是恶劣的天气,我们越得排查仔细。任何一棵不起眼的树枝,都有可能成为线路运行的隐患,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这条线路是每月的巡线任务,纵然也是师徒二人每月的必经之路,一丝不苟的态度却不会随着重复工作的枯燥而消减。

来到一座杆塔下,卓武用手电筒仔细照着杆塔顶部,对一旁的李恒望说:“看这儿,这棵树的枝干已经快搭到线路上了,要是不马上处理,整条线路都可能出大问题。”

小李放眼向前方望去,学着师父卓武的样子排查:“师父,你看!前面八号杆塔上有一个鸟窝。”

卓武立刻凑过来,仔细端详后说:“鸟窝也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得做个记号,回头安排人来处理。”

两人继续前行,小李不禁好奇地问道:“师父,现在不是都用无人机巡线路了吗?为什么您每月都亲自来巡线路?”

卓武笑了笑:“虽然机器能巡线,但机器毕竟只是机器,那有人肉眼看的实在,而且你记住了。这线路就像人的血管,咱就是那护血管的医生,要是那里堵了问题可就大了,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枯燥乏味。”

小李微笑着点点了头,这一刻仿佛体会到了巡线人那份不同寻常的执着。

老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难,陡峭的山路,稀疏且松软的石块,指不定那一块就会掉落,与一旁湍急、刺骨的河水,构成了本段线路最复杂的地貌。

“当心点,这里的山路很陡峭,不好走,别摔跤了。”走在前面的卓武转身细心的提醒。

“这就是传说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吗?”来自河南的李恒望打趣地说道,但身体上确丝毫不敢放松,半个身体斜侧着,双手死死地抓着陡峭山体上的杂草,脚一点一点地试探着前面的路,对原本一米九身高的他来说,显得更加格外费劲了。

下山的艰辛,耗费了两人巨大的力气,坐在一旁一语不发,但巡线任务却还没有结束……

“走吧,继续出发。”短暂的休息之后,两人背着工具在这深一处浅一处、杂草丛生的沟壑之中艰难的渐行渐远……

在这寒风刺骨的巡线途中,这只是师徒间日常中的一天。但在电建水电开发公司,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一对对师徒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输电线路的长度,用专注的目光审视着每一处设备的运行状况。在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在师徒传承的纽带中,将这份坚守与责任代代相传,共同守护着保供电的安全防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