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华东区域总部/华东投资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认真落实集团(股份)公司工作部署,聚焦区域“一主两辅”职能,以建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梯队为华东区域高质量发展汇聚“源头活水”。 向“新”逐“质”,锚定引才修身“风向标” 坚持党建领航,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联学联建”、支部“三会一课”等多元化形式,深入贯彻党的政治理论,做好思想引领,锻造人才队伍的“钢筋铁骨”;着眼“党工团”三位一体,连续两年实施“导师带徒”活动,启动人才规划专项工作,为青年骨干量身定制“1-3-5年发展路径”,结合数字化趋势,开展“AI赋能工作提效”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同台竞技比拼AI成果运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市场营销及相关业务深度融合,综合运用“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岗位宣讲、制度宣贯、主题征文、读书活动等措施,多渠道搭设“比学赶超”平台,淬炼人才队伍的“内功心法”;深入开展“双满意”主题实践活动、“作风提升年”“做了就是做好了”思想大讨论等专题活动,强化巡察监督和教育提醒,厚植“清廉华东”廉洁文化土壤,拧紧思想“阀门”,筑牢作风“堤坝”,提振人才队伍的“精气神魄”。 谋“新”重“质”,夯实聚才集智“主阵地” 立足“产、学、研、用”四个方位发力,构建总部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优势企业协同的发展矩阵。紧扣“低空经济”、“双碳”、“零磁”等新兴产业,联合北航、南航智慧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及南方航空等头部企业,通过组建业务专班、开展专题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议等形式,打造“政策研究-技术攻关-场景落地”全链条创新体系,抢滩布局产业发展新兴赛道;与区域内厦门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水科院等高等学府互通往来,创建博士后“一对一”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实习生培育模式,建立企校协同、产教融合机制;锁定水利人工智能技术及装备核心领域,与南京水科院强势联手,选派优秀干部组建团队,合作共建水科学智能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摸索“科研—验证—产业”模式,有力填补水利行业早期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空白,为加速水利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驱动力。 促“新”提“质”,激活育才兴贤“蓄水池” 着力搭建好干部人才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评价、岗级(档级)发展、职业资格评聘和先进表彰奖励五大体系,做好精准选才、全面育才、高效用才体系顶层设计,鼓励营造好岗位晋升、学历职称提升环境,打通人才队伍向上向好发展通道;持续利用好任期制和契约化考核、“百千万”战略科技人才推优、组建市场专班一线蹲苗、岗位轮训历练等抓手,针对性定向培养骨干人才,加快构筑“全员营销”体系;深度挖掘好属地资源,积极参与江苏省总工会产改工作巡讲活动,与区域大型国央企对标取经、互助共建,邀请省市政府专家、律师咨询团队等入企业务研讨、政策解读,组织开展市场、投资学习班等各类专业培训,为干部人才送教上门、传经授业,促进人才队伍素质提档、能力提升。 凝“新”聚“质”,绘就汇才赋能“同心圆” 依托公司创评南京市总部企业、中国电建华东科创中心投资建成,提供集团成员企业驻宁落户一站式服务,争取安居落户、子女就学等有利政策和“衣食住行”全方位便利保障,为区域人才属地化解决后顾之忧,打造服务群众新引擎;将职工大会、集体协商、厂务公开等三项机制有机结合,开展职工大会提案征集、“十五五”献良策、“我为公司发展献一策”、青年职工座谈会等活动,切实推动民主权益保障,营造和谐企业新氛围;坚持以新时代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深耕培育“认真工作,健康生活”的“家文化”,定期组织开展好区域大型品牌活动和小型特色活动,着力提升聚合引领作用,凝聚区域发展新动能。 华东区域总部/华东投资公司将始终秉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以实干创新、拼搏进取的昂扬姿态建功新时代、彰显新作为,充分发挥中国电建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为谱写华东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集团改革发展新篇章持续注入人才活力。 |
|||||
|
【打印】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