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党群工作
北京院沙戈荒项目:“党建+”赋能跑出 “加速度”
来源:北京院 时间:2025-04-12 字体:[ ] 分享:

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北京院中标华电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针对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涵盖12个子课题的集合式科研项目。 为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北京院项目团队以“党建+”助力项目提质增速,以红色引擎推动项目生态效能及发展效益同步提升。

“党建+培训”塑强思想认识。项目团队分析研判“双碳”目标下西北地区新能源建设形势和布局,研究部署沙戈荒项目各项工作,塑强了团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奠定了基础。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为团队成员及相关协作单位人员开辟“微课堂”,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方法、统一行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党建+技术”提高执行效能。调研选种是项目推进的难题。公司所属生态环境工程院选拔专业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党员干部,组建专项工作团队和党员先锋队,实行党员群众“1+N”的小组推进模式,将项目团队划分为3个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联合国家林草局、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林科院等相关机构组织,开展多个区域的实地调研工作,先后实地考察了包括国电投达拉特光伏基地、亿利库布其光伏基地、磴口县光伏基地等在内的大基地生态修复模式。定期召开会议汇总调研信息,形成引种植物的品种、特点、工艺等研究成果,并通过对40余种防风固沙植物、经济价值植物和景观价值植物的长期监测,按类别进行生物指标、生理指标及经济性比选,获取不同大基地的推荐植物,顺利完成甘肃、内蒙古大基地的引种工作。党员模范“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加快推进了技术攻坚的速度和效率,《中国绿色时报》以头条版面发布了此次调研工作相关内容。

“党建+生态保护”确保高效履约。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是项目增绿、增能、增收的关键。项目团队通过“党建+生态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实施方案制定中,重点关注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问题,试验设置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兼顾操作的简便性和经济性,使得方案既符合当地环境条件又易于执行。在与业主沟通过程中,主动了解诉求,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指导改进施工方法,提升固沙措施的实施效率。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将有利于生态保护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尺,将防风固沙效果作为项目履约的衡量标准。在此机制下,项目每位成员都坚持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引领,同向发力紧盯目标完成,协同配合实现生态优化,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党建+”模式激活了基层组织的建设活力,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为生产经营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项目高质量履约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党建引领下,项目团队正以实际行动,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将“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