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月25日,山东电建一公司市政基础设施公司承建的滨州高新区禧苑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盛大交付。 交付现场早已被喜庆的红色装点得格外醒目:门前高悬的红灯笼随风摇曳,主干道两侧的彩旗猎猎作响,“欢迎业主回家”的巨型拱门之下,锣鼓声、欢笑声、掌声交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将“安居”的喜悦传递到每个角落。 当最后一把钥匙稳稳交到居民手中,夕阳为新居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锣鼓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幸福的味道。这一天,央企的承诺化作了触手可及的新居,千余家庭的“安居梦”终于圆满,而属于他们的新生活,正随着这满场的欢歌笑语,缓缓翻开崭新的扉页。 匠心筑家,勾勒民生幸福卷 民生问题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全,关乎民心稳定。 滨州高新区禧苑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公司承建的最大房建类项目,坐落于滨州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合同额达9.78亿元,业态涵盖住宅楼、地下车库、综合社区服务中心等多元配套设施。 作为滨州市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既是回应群众期盼的惠民之策,更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利民之举。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当地5个自然村居民的住房需求,为1811户家庭构筑宜居家园,不仅能显著改善区域人居环境、加速城镇化进程,更能成为彰显“品质滨州”建设成效的亮丽新名片。 项目管理团队以“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姿态,将民生承诺具象为“电建速度”。 两个地块、36栋住宅楼同步启动。1500余名建设者、27台塔吊、100多台钢筋设备、几十辆挖机、渣土车昼夜轮班,24小时物资配送“公交化”,实现单月完成混凝土预制桩11.2万米、土方工程56万方,3个月完成地下结构阶段,5个月完成主体验收施工,钢筋绑扎2.1万吨,浇筑混凝土18.5万方,砌块4.3万方,最终如期兑现民生承诺,迎来新居交付。 党建铸魂,铁军担当践初心 “党建是项目履约的‘红色引擎’,党员就是攻坚克难的‘尖刀兵’,我们要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用实干把对群众的承诺兑现到底!”开工仪式上,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王金福的表态,从来不是一句“空口号”。 项目启动伊始,公司党委便将支部建在工地上,把“铁军红”旗帜插进基坑深处。项目管理团队赓续电建铁军争先基因,凝练出“敬业执着、坚韧顽强、合作高效、奉献为民”的“黄河铁军魂”,让党建与履约同频共振。 “党建+”模式贯穿项目履约全程,组织力深度嵌入安全、质量、进度全链条。技术质量“背包作战”中,党员带着图纸蹲守作业面,当日难题当日清零;安全生产“红盾行动”里,党员责任区化身“零隐患”示范带,先锋队把每处隐患都当作作战命令;施工现场的党课讲出实践干货,班前会“党员身边无违章”的宣誓掷地有声! 同时,项目党支部主动与当地政府、银行等开展系列党建联建活动,共同探索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在流动人口管理及电信诈骗预防等方面的合作,合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尽显电建铁军匠心与央企责任担当。 党旗飘向哪里,高质量履约的标杆就立在哪里。项目团队用沾满尘土的脚印,把初心写进了每一户回迁居民的笑靥里。 创新引领,智造未来展风采 作为山东省第一批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项目管理团队锚定国家战略导向,构建“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智慧化运维”全链条创新体系。 测量、喷涂、抹平等建筑机器人规模化“上岗”,推动“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在棚改领域的全面落地,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显著提高建设效率,逐步实现由“建造”向“智造”的跨越。 依托BIM+物联网+AI技术融合平台,建立全过程数字孪生模型,对机械布置、工序穿插、资源调配进行超前模拟与动态优化,形成大型高层住宅小区机电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成套解决方案,荣获第四届“新基建杯”中国智能建造及BIM应用大赛三等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BIM综合应用和智慧建造领域的强劲实力。 围绕绿色低碳和品质提升双目标,项目首次在滨州地区批量应用柔性混凝土复合垫、花篮螺栓悬挑脚手架、钢背楞模板加固体系、虹吸排水、非固化+SBS复合防水等8大项17子项新技术、新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协同增效。 水泥毯护坡工艺替代传统混凝土喷浆支护,加快施工进度并有效避免扬尘污染,助力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过程评审,既是公司对高品质建设不懈追求的有力见证,也为后续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示范样板。 质量为基,精工细作筑典范 品质是民生工程的生命线。项目管理团队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技术质量标准化要求,打造施工全周期工序高质量样板。 项目建设期间,成功承办滨州市住建系统2024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好房子 大家谈”住宅工程品质提升现场观摩及“云观摩”活动,项目在智能建造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花园式工地打造、扬尘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实践,受到政府及业主的高度评价。 现场设置“全周期工序样板区”,为每道工艺都配套交底二维码和3D解说牌,工人扫码即可查看标准操作视频,关键技术要点直观清晰,真正实现“样板引路、标准入心”。 严格执行“四级验收+举牌验收”双保险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签字即锁定终身责任,切实筑牢“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终身”质量防线。 引入NCR模式管控,对各类缺陷实行红、黄、蓝三级风险挂牌管理,明确整改时限、严格销号闭环;搭建“拍照上传-AI识别-责任推送-闭环整改”全流程线上管控链条,成功将平均整改时限从3天压缩至4小时,管控效率提升18倍。 “样板+制度+智慧”三位一体质量管控体系,助力项目高标准通过分户验收与竣工核验,为“品质滨州”建设递交了一份央企标杆答卷。 安全护航,守护平安每一刻 安全是项目建设的压舱石。项目建设伊始,第一时间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搭建“四个责任体系”与“五大管理网络”,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护网。99项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安全责任履职清单》将责任细化到岗、量化到人。项目经理与各部门、协作单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 制定《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和《班组化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将现场划分为若干网格责任区,实现现场管控全覆盖、无死角。班子成员分区包保、挂牌作战,对“人机料法环”全要素实施“穿透式”管控。 紧扣安全生产“雷霆行动”“十项严查”46项要点,项目经理每日带队开展“扫雷式”排查,坚持日查日清、即查即改,以“零容忍”态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项目建设全过程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高品质履约筑牢安全根基。 今天,千余户回迁居民喜迁新居,是“黄河铁军魂”最生动的注脚,电建人以央企之肩扛起民生重任,让“铁军”精神在民生工程实践中熠熠生辉。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未来,山东电建一公司市政基础设施公司将始终如一地坚守初心与使命,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更加辉煌的民生华章,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
|||||
|
【打印】
【关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