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检修现场的“神秘力量”
来源:电建电投公司 作者:何小刚 摄影:王小勇 冯文龙等 时间:2025-04-22 字体:[ ] 分享:

打破“次元壁”确保尽锐而出

“这场检修硬仗,咱们必须赢!在安全、质量、进度上都交出全优答卷!”

在检修动员会上,项目经理冯军平发出铿锵号令。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崇信项目部打破“次元壁”,形成了“指挥部+技术组+安全组+作业组+质量组”的“1+4”作业架构,抽调10名技术骨干,成立4支突击队。汽机、锅炉、电气、综合四大专业组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有条不紊地运转。

他们推行“工时清单化”管理,将200多项检修任务,细致地分配到每个人、精确到每一个小时。

现场上,突击队队员头戴蓝色安全帽,安全监督人员则戴着醒目的红色安全帽。红蓝交织,仿佛一幅充满力量的画卷,展现出全员一心、全力攻坚的激昂斗志。

打造“超立方体”上演“速度与激情”

检修车间内,一块巨大的展板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三级网络进度跟踪图如同跳动的脉搏。"红黄绿"三色预警系统实时映射着工程进度。

项目副经理王小强站在展板前,对着项目部的二级进度网络图口讲指画,他神情专注,像是把整个工期精细划分为五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检修团队大胆创新,采用“双线并行”作业法。

白天,当阳光照进厂房,锅炉受热面检修、冷却器拆除、高压电机解体等主体作业如火如荼地展开。夜晚,月色如水,厂房内依然灯火通明,设备清洗、数据录入等辅助工作有序推进。

为了确保关键工作顺利进行。崇信项目部建立了“红黄蓝”预警机制。对于高压加热器改造等6个重中之重的项目,实行“小时级”严密跟踪。每天清晨,早班会明确任务;中午时分,督导小组穿梭于各个作业点;夜幕降临,总结会复盘一天的工作。在这样高效的管理模式下,开工第一周便传来捷报:真空泵电机、凝泵电机等20项重点任务提前完成,整体进度比原计划快了10%,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一马当先。

打开“微课堂”托举“明日之星”

“这场检修不只是修复设备,更是培育人才的大舞台。”

崇信项目部巧妙地将检修现场,变成了生动的培训课堂。开启了“三个一”能力提升行动。每天,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检修微课堂”准时开课。老师傅们深入浅出地剖析技术难题;每周,“缺陷诊断擂台赛”激情上演,年轻员工们在激烈竞争中,锤炼实战本领;每个作业面,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观察员”,全程陪伴,随时解答疑问。

在铺满防污地垫的定制检修工位上吗,师傅李虎手持铜棒,正小心翼翼地拆卸叶轮,他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给徒弟梁皓天讲解:“小梁啊,这泵就好比人的心脏,叶轮就是心室,密封环就像瓣膜,你瞧这密封槽,”说着,他用手电筒照亮泵体内部,“磨损痕迹呈放射状,这说明介质里有微量颗粒,回装的时候可得重点检查滤网”。梁皓天眼睛紧紧盯着,不时点头,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炉膛前,各种工具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劳动之歌。锅炉班的李师傅,趁着休息间隙,拿起测厚仪,给围在身边的徒弟们,演示炉膛受热面检查的要点。他手把手地教,从仪器的使用方法,到缺陷的判断技巧,毫无保留。徒弟们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李师傅都一一耐心解答。

1B送风机电机检修现场,10吨重的电机,在吊车的作用下缓缓升起。师傅朱栓贝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嘴里还不忘给徒弟崔超讲解:“小崔,起吊前得先检查吊具的承重,挂钩一定要锁死。起吊过程中要保持平衡,电机就位后,地脚螺栓得垫稳当了。”崔超全神贯注地听着,按照师傅的指示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诠释着认真和专注。

这几天,崇信电厂内,机器的轰鸣声依旧不绝于耳。在这喧嚣声中,中电建电力运维公司崇信项目部职工正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将崇信电厂1号机组C级检修的现场化作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