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雄安调蓄库工程的“三重答卷”
来源:水电十五局 作者:严蓉 时间:2025-10-27 字体:[ ] 分享:

雄安新区是承载未来、寄寓希望的“千年之城”。在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中国电建以央企使命为引领,依托在抽水蓄能与大型水利工程领域的深厚经验,中国水电十五局正全力推进雄安调蓄库工程上库主副坝项目建设。

这不仅仅是一座坝,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综合答卷:它以“水之源”筑牢供水安全屏障,以“骨料仓”实现工程弃渣的绿色转化,以“能量站”打造清洁能源的调节枢纽,三位一体,共同为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筑起坚实根基。

水脉中枢:“水之源”答卷

“城市之水,如血脉之流。”对雄安新区而言,安全稳定的水系统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雄安调蓄库工程的建设,正是这一系统稳定的“心脏”。

随着新区规划建设全面展开,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水,就没有未来。正因为如此,建设调蓄库工程以保障未来供水安全显得至关重要。该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新区供水调节与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在枯水、丰水、极端气候等多种情况下,雄安始终拥有稳定、安全的“水之源”。

项目主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副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14米,主坝最大坝高达111米,调蓄库容量约达1.8亿立方米——如同一座庞大的“水银行”。雄伟的坝体沿山势蜿蜒,如同一条坚实的脊梁,静静守护着新区的水安全。

它的存在,意味着雄安将真正具备“平时可调控、旱时能补给、急时能应急”的水安全能力,为这座未来之城注入持久生命力。

“我们建的不只是大坝,更是‘水脉中枢’它不仅服务雄安,更服务京津冀地区的整体水网调度。”项目部党支书说道。自项目启动以来,建设团队将每一道工序都视为构筑城市“水安全生命线”的关键环节,全面夯实工程的安全、质量与进度基础。

资源优化:“骨料仓”答卷

如果说调蓄库是一座“水银行”,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上千万立方米砂石废料,就是这座银行必须面对的“账外负担”。如何将“包袱”变“资源”,成为项目初期的关键突破口。

早在雄安新区规划之初,中国电建就向前瞻性地提出了“电建解决方案”——利用雄安调蓄库工程的开挖弃渣作为雄安建筑骨料加工料源,实现资源的就地消纳与循环利用。这一思路不仅破解了传统弃渣堆放带来的占地与环保难题,也为大型工程绿色施工开辟了新路径。

回顾落地过程,项目总工程师余东介绍:“我们进场后发现原规划布局存在挑战——混凝土系统位置陡峭、靠近爆破区,且距砂石系统约5千米。面对约200万吨骨料运输需求,我们果断优化方案,将两系统集中布置、共享骨料仓。这一调整不仅消除了安全风险,还可节约转运成本,让绿色施工真正落地见效。”

这一关键调整为构建完整的绿色供应链奠定基础。通过两系统科学整合,项目成功建立起“开挖—加工—供应”一体化链条。开挖的砂石料经过破碎、筛分、分级等工序,被制成合格骨料,直接用于雄安调蓄库上库主副坝及Y1永久道路施工,实现资源就地转化。

安环部杨工感慨道:“在调蓄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弃料中的可用料加工成不同粒径的建筑骨料产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砂石原料,实现弃渣‘变废为宝’。”

这一“取之于工程、用之于工程”的绿色闭环实践,不仅能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材料运输成本与碳排放,更树立了新时代大型水利工程绿色施工的样板。目前,调蓄库的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正在同步建设,机器轰鸣声中,是绿色施工的节奏,也呼应着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

绿色发展:“能量站”答卷

如果说“水脉中枢”解决了当下的“水从哪里来”,那么“能源补给”则回答了未来的“动力从何而来”。雄安调蓄库工程的意义,远不止“供水”那么简单。它更像是雄安能源系统的“超级充电宝”,为未来的城市运行储能赋能。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但其波动性与间歇性也对电网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雄安调蓄库工程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工程建成后,它在电力充裕时段,将下库的水抽至上库储能;在用电高峰期,再放水发电,实现“电—水—电”的循环转化。这一“超级充电宝”将显著提升华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和备用能力。这一犹如城市“呼吸”的循环过程,既调节了能源节奏,优化了电力结构,也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提供坚实支撑。

未来雄安的绿色交通、智慧社区、数据中心等项目,都将离不开这座电站提供的清洁电力。有记者报道,“它将成为京津冀区域能源调度的重要支点,真正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为了确保该系统长效稳定,项目团队在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还引入了BIM、GIS、物联网、5G和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在调蓄库修建的同时,也将同步构筑起与实体工程同步的数字孪生系统,以保障能源调度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实现工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从“水脉中枢”的坚实防线,到“资源优化”的绿色创举,再到“能源补给”的未来布局,雄安调蓄库工程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央企的责任与担当。正如项目经理所说:“我们不仅在建设一项工程,更在建设一座城市的底气、一种发展的信心。”

雄安调蓄库工程的建设者们正以一份份实干与创新,写下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三重答卷”。当清水入库,灯火映坝,这座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使命的“千年之城”,也正在这方静水之间,悄然生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