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四年磨一剑 天路跃高原
来源: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作者:周卫 杜元洲 时间:2025-05-14 字体:[ ] 分享:

在川西高原的猎猎风声中,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巴拉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运维验收启动会近日在马尔康市召开,标志着电站建设者们用四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硬仗,破解了“有电送不出”的困局。作为电站建设方,公司以“电站未动、送出先行”的战略定力,用127次协调、43份纪要、545万激励措施的“硬核答卷”,在海拔3900米的雪域之巅架起绿色能源外送通道。 

破局,政企联动破解“孤岛困境”

“没有送出通道,电站建成就成‘高原孤岛’!”2021年巴拉水电站主体工程启动时,原规划接入的阿坝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仍“沉睡”在蓝图中。公司以“宁让规划等工程,不让工程等规划”的魄力,打响“双线突围战”。

公司全力推动《接入系统过渡方案设计报告》落地,硬生生在规划迷雾中开辟“马尔康500千伏变电站临时接入”新通道。

由公司领导范贵华挂帅组建专班,四年间牵头召开43次专题协调会,3次致函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送出工程投运时间从2025年12月提前至2025年6月,抢回半年工期。  

2023年,项目通过关键审批节点,获得《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阿坝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为通道建设扫清制度障碍。2024年6月,巴拉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成为阿坝州片区内众多电站送出通道的优先落地者。   

协同,电站建设者的“护航战”

“送出工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面对工程施工中的“拦路虎”,公司主动扛起“第二建设方”责任,架起政企协同“连心桥”。

建立“集团统筹、电站专班、国网项目部”三级穿透式管理,2024年5月推动成立马尔康特高压工程业主项目部,实现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同步进场。联合马尔康市政府成立协调专班,30天内完成林勘、草勘审批。

草登乡N61-N62段因横跨神山,8基塔位陷入“庙堂与工地”的矛盾,工程面临重大设计变更风险,预计潜在工程延误3个月,电站协调团队联合地方政府多方协调通过“塔基移位+群众运输队”方式,成功化解阻工纠纷,同时增加当地群众收入,让能源动脉成为“铺在群众心坎上的致富路”。

积极协调工程建设骨料,促进建设队伍进场时间比计划提前两个月,为2024年入冬前完成全部塔基施工奠定基础;计划采用“白停夜送”施工方案,提前筹备柴油发电车和油料,日间停电开展跨越架线,夜间恢复供电保障施工,化解关键期停电矛盾,确保工程建设不受影响,全力以赴奋战线路收尾工作。

“这不是简单的线路工程,是政企协同的样板工程”负责送出线路的人员感慨。截至2025年5月,公司累计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物资运输等难题127项,推动送出工程架线进度突破92.3%。

决战,铁军冲锋破解“极寒困局”

“冬季不是休止符,而是冲锋号”2024年12月,当寒流席卷高原时,电站建设者以“三把火”点燃攻坚激情。

经财务测算,若2025年6月23日前完成巴拉水电站500kV送出工程反送电,较原计划8月30日可增加发电收益1.3亿元,公司果断采取“节点奖+成果奖”模式,向施工方发放545万元专项激励,将工期锁定在6月23日。

公司领导带队深入海拔3800米施工点,送去生活物资,与建设者共饮“暖心酥油茶”,凝聚“海拔高斗志更高”的铁军精神。

联合电网公司组建的“党员突击队”顶风冒雪,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暴风雪中,创下单日组立铁塔3基、展放导线8公里的高原纪录。“这不是与天斗,而是与时间赛跑”突击队长说。在这场60天冬季会战中,建设者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当2025年春节的爆竹声响起时,146基铁塔已全部完成塔基浇筑。

丰碑,云端铸就电力长城

这条起于巴拉水电站、止于马尔康500千伏变电站的电力天路,以71.812公里银线横跨2550-3900米海拔,146基铁塔在脚木足河谷的崇山峻岭间铸就“云端长城”。截至2025年5月,工程累计完成索道架设100%、道路修筑100%、基础浇筑98.6%,架线进度达92.3%。

随着最后4.646千米导线进入架设冲刺阶段,这条承载藏区清洁能源外送使命的电力通道,即将把巴拉水电站的清洁电能注入四川主网,每年输送绿电25.53亿千瓦时,为阿坝州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这条天路,是电建人献给雪域的哈达”,2025年6月30日,巴拉电站首台机组即将投产发电,当清洁电能穿越神山圣水点亮万家灯火,这条凝聚藏汉同胞期盼的能源动脉,终成电建集团公司高原攻坚的标杆丰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