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在长江浪里“拼图”的刚哥
来源:水电十五局 作者:孙晨 时间:2025-05-22 字体:[ ] 分享:

重庆夏天的炙热早已到来,日头开始显露出山城特有的泼辣,阳光像一勺刚泼下的红油晨光切开雾霭,在江面与楼隙间肆意晕染。长江水拍打着堤岸,将暮色染成深蓝。屈晓刚摘下安全帽,警示灯的红光映着他眼角的细纹—这位在水利一线坚守十年的工程师,刚又完成一场与江河的“博弈”。从铁轨旁的毫米级爆破,到江面上的钢套箱沉浮,再到云端课堂的知识传递,他用汗水与智慧,在新时代治水篇章中刻下属于当代水利人的铿锵足印。

爆破诗篇:与铁路线的“400米博弈”

2022年梅雨季,位于重庆金刚沱泵站的空气黏得能拧出水来,早晨的雾气裹着火车的轰鸣漫过江面,屈晓刚站在距成渝铁路400米的警戒线外,指尖摩挲着爆破参数表。金刚沱泵站工程撞上了硬骨头——要在距成渝铁路仅400米处爆破,这段不足马拉松百分之一的距离,却因铁路设施的脆弱性成为天堑。铁轨旁的碎石子能被火车带起的风震得蹦跶,技术员直挠头:“这哪儿是放炮,分明是在火车眼皮子底下玩火!

屈晓刚没吭声,粗糙的手上紧攥着图纸,指尖上的指印深深的嵌入到图纸里面—这是他第七次在同一个点位蹲守火车过境。远处呼啸而过的列车,他看见铁轨接缝处的枕木正微微发颤,缝隙里嵌着的碎石子随着振动轻轻跳跃,像一串被按在琴键上的音符。

突然,他把安全帽往地上一磕:“铁路是铁的,人是活的!就是因为困难,我们更要去想办法解决!”金刚沱泵站工地的探照灯将他的影子拉长,与铁轨的暗影在晨曦中交织—这场与火车的无声对话,注定要在毫米级的震动中寻找平衡。

然而在面对铁路众多部门和复杂的人员关系,第一次和铁路监管部门开会,对方拍着桌子说“炸坏一根枕木,整个项目都得停”。

正是伴随着如此紧张的环境下,白天跑现场,晚上在办公室不断地修改施工方案。那天深夜,他盯着电脑里的爆破振动模拟图突然顿悟:“为什么不用数码电子雷管?逐孔起爆能把振动峰值降到最低!”

他带着技术团队在江边搭起试验台,雷管起爆的火光映亮众人期待的脸——当监测仪显示振动数据低于安全阈值时,现场爆发出欢呼声,惊飞了芦苇丛里的白鹭。七个月,84次爆破,屈晓刚终于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监管员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们这帮水利人,还真能在铁轨边上绣花。”竣工那天,火车鸣笛声与掌声共振。他接过验收证书时,瞥见窗外飞驰的列车——那些曾令他辗转难眠的钢铁巨龙,此刻正载着他的爆破方案奔向远方。

水下“拼图”:钢套箱的浮沉之道

2023年春,金刚沱取水口上演着钢与水的芭蕾。江风呼啸,浪涛翻涌,300吨的钢套箱在吊机的钢索下微微震颤,像一头被束缚的巨兽,随时可能挣脱控制。设计院专家敲着图纸:“规范要求整体吊装,横风风速在安全范围内。”

屈晓刚盯着江面突然卷起的漏斗状漩涡,指甲抠进掌心:“上个月这儿刚掀翻条采砂船,长江的‘安全范围’从来不是纸上画的线!”接下来的半个月,办公室成了“模型战场”。屈晓刚用硬纸板、铁丝搭出缩小版钢套箱,在水盆里模拟风浪;和协作队伍开了不下十场“头脑风暴会”,最终拍板:分两段吊装!

吊装当天,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第一段钢套箱刚离甲板两米,江面突然窜起横风,钢索发出金属撕裂般的锐响。屈晓刚的对讲机几乎要戳进喉咙:“落钩!先让前段吃水!”江水拍打着箱体,在他安全帽上溅出细密的水珠,像撒了把碎钻。当第二段箱体带着巨大的水花砸向水面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整个过程经历十余分钟,直到潜水员的声音带着电流刺啦响起:“老屈,成了,严丝合缝!”甲板上瞬间爆发出欢呼,屈晓刚蹲在甲板边缘,用抹布擦着钢索上的锈迹。有人问他怎么敢跟规范“对着干”,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不是对着干,是得先摸清长江的脾气。你看这钢套箱,看着是铁家伙,可在江水里就得顺着浪的劲儿‘跳舞’。”

他捡起块石子扔进江里,涟漪一圈圈荡开,“工程人要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算准风、浪、力的平衡,差一毫米都可能满盘皆输。”暮色漫过江面时,钢套箱已稳稳嵌在水下,像枚打进江底的银色楔子。屈晓刚摸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几十张水盆试验的照片,每张照片里的“钢套箱”都漂在不同角度的“风浪”里。江风掀起他的工牌,背面还留着上次爆破时蹭上的泥浆——那是他和长江“对话”的另一种语言。

以笔为剑:工程人的终身修炼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屈晓刚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安全帽上的电建标志随着他的脚步在工地来回晃动,如同无声的守护者,见证着施工现场的每一处变化。对他来说,每一根钢筋的焊接、每一方混凝土的浇筑,都是不能有丝毫差错的“生命工程”。

翻开他的履历,像翻开一本热血的“通关秘籍”。从2016年拿下水利工程资格证,到三年连考五大岗位证书;从二级建造师到一级建造师,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他撰写的论文登上国家级期刊,参与编制行业标准,而最让年轻工程师们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公众号 “水利人讲技术” 里搭建的 “云端课堂”。“屈总,您这公众号都快成咱们水利圈的‘网红号’了!”有次开会,同事笑着打趣。

江水奔涌,人生亦如这钢套箱的浮沉—有时需借风浪之势,有时却要逆流稳舵。真正的强者,不是与洪流对抗,而是在漩涡中学会“跳舞”—沉得下心,浮得起梦,终将把人生的楔子,钉进时代的深流。十年江涛,磨平了少年的棱角,却淬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屈晓刚仍在水利征程上步履不停,他以身为舟,以志为楫,在浩浩汤汤的水利长卷中,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治水华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