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万家灯火团圆的除夕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犹如夜空中的“北斗七星”,各自闪耀,共同勾勒出一幅坚守的动人画卷。新年的钟声在竹山上空悠扬回荡,大街小巷被五彩斑斓的灯光装点得格外热闹,处处洋溢着阖家团圆的温馨气息。然而,在这个小县城的边缘,堵河边,灯火通明却显得格外冷清。四周是葱郁的大树,脚手架像钢铁丛林般密密麻麻,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孤零零摆放,施工机器暂时安静下来,却依旧散发着冰冷的工业气息。只有那高悬的塔吊在寒风中微微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忙碌。 北斗七星的团圆:工地上的年夜饭 清晨,过年留守的“七人组合”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戴上安全帽,系紧下颌带,拿上工具包,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 尽管今天是除夕,工地上却没有一丝松懈。“老蒋,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咯,家里人没意见吧?”在工地留守的“老人”徐松亭一边帮着挂灯笼,一边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对老蒋说道,脸上满是笑意。老蒋嘴角一咧,露出一口大白牙,憨厚地笑了笑,挠挠头说:“嗐,家人都理解,晓得这工程重要嘞,赶工期嘛,让我放心,家里一切都好着!” 项目负责人李海斌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插话:“大伙放心,等下午混凝土浇筑完成,年前任务结束,都能痛痛快快过年!今天这年,我想咱们可得热热闹闹地过!”说着,他还特意挥了挥手中的春联,眼神里满是热忱。在他们的努力下,鲜艳的红色春联与灯笼在灰暗的工地环境中显得格外夺目。 食堂里,饭菜的香气逐渐弥漫开来,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寒意。“哇,今天这饺子可太香了,跟俺家过年包的一个味儿!”同事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我前阵子负责操作受料小车,那要求可高了,一点都不敢马虎,就怕把料放错了。每次开机前都得反复确认,就怕出一丁点差错。” “是啊,上次浇筑混凝土连续干了十几个小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而且那泵车的噪声特别大,一天下来耳朵都嗡嗡响。”欢声笑语让原本冷清的工地有了浓浓的年味。然而,李海斌望着这一切,心中却五味杂陈。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陪伴家人了,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妻子默默承担家务的身影,让他愧疚不已。但工地外的寒风呼啸着吹过,吹得工地上的简易板房嘎吱作响,时刻提醒着水电人的艰难与辛酸。 北斗七星的担当:责任与坚守 吃年夜饭时,李海斌还略有所思。这时,大厨老田端着酒杯,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过来,凑近李总,轻声说道:“李总,俺知道您担心项目,不过您尽管把心放肚子里,我们几个既然答应留守,我们就把现场管理都会死死盯着,安全、抽水及防火这些工作一个都不会落下,保证不出一丁点儿岔子!”说着,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李海斌感激地看了看老田,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田,多亏有你们!这春节期间,进出口边坡安全和隧洞抽水可不能掉链子,特别是水泵和供电,得随时检查维护,安全和应急措施上一定要过关,要不咱就不干,既然干了一定得做到最好,辛苦大家了!对了,现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年后开工前咱们得把工地的防尘措施和积水坑清理再好好完善下,该洒水洒水,该清理就清理,争取在2025年来个大变样!”作为值班领导,李海斌趁着大家聊天间隙,又悄悄地给兼职抽水的老唐、司机小牛布置任务,仔细叮嘱各项注意事项,反复确认应急措施。周围同事的谈笑声与他严肃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 北斗七星的温情:寒夜中的微光 夜幕降临,工地被黑暗笼罩,只有项目部里还透出点点微光。同事们聚在项目部看春晚,电视里传来的欢声笑语与窗外工地的寂静形成反差。 李海斌拨通了媳妇的微信,尽管声音哽咽,但他还是努力让家人放心,年后完工一定回去。看着视频中的妻儿,听到妻子的声音,他的眼眶瞬间红了。这时,拌合站值班的庄健康轻轻敲了敲门,走进他的房间,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说道:“李总,今天大伙都特别开心,虽然没回家过年,但在这工地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您别太操心了,我们都在呢,一定守好这项目,保证安安全全迎接年后复工!”说罢,还攥紧了拳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李海斌看着满脸微笑的庄健康,眼眶微微湿润,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庄哥,多亏有你们这些老哥的坚守和付出,今年的年更稳当。咱们一起努力,等项目顺利完工,大家都能安心回家团圆。”旁边的小牛也跟着风风火火地走进来,眼睛瞪得溜圆,大声说:“李总,我在你们几个里面年轻有力气,有啥紧急任务,您尽管安排!我保证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着坚守的决心。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工地上的每个人都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远离家乡,却收获了同事间真挚的温暖和祝福。这份对家人的牵挂与对项目的担忧,更加坚定了守护项目、守护大家的决心。这个没有华丽庆祝仪式的工地新年,因为充满人情味而格外珍贵,令人难忘。 北斗七星的使命:坚守的意义 “终于,终于要复工了……,可以回家见儿子了!”已是正月初十了,李海斌带着满脸笑意说道。他成了去年最后一个回“家”的人,也是今年第一个回“家”的人。 “建国,你初几几点回项目部啊?今年工地安全问题更要重视,进度赶上了但是能提前的还是要尽量提前,隧洞里一定做好防护,钢拱架及时搭接,别忘了每天在群里拍完照片再单独给我发下……” “李总回去每天都会督促项目进度,严抓项目质量,问我的问题我都背下来了。”这是节后返工大家听到施工员老蒋常常念叨的话。对老蒋而言,项目就是家—这也是所有电建人的共同感受。家中有年迈慈祥的父母,项目上有关系民生发展的工程;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项目上有以此为生的工人;家中有殷切期盼的妻子,项目上有对一方水土的承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奉献了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是人们对这份事业的认可与尊重。 没有了黄土高坡“坚实的臂膀”,入目是一片苍翠,苍翠中有星光点点,那是电建人,那是一份份对未来饱满热情的希望。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当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他们的身影依然在工地上忙碌,他们的目光依然坚定如初。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团圆不仅仅是围坐在餐桌前的欢声笑语,更是无数人默默付出的坚守与奉献。 在这个蛇年的除夕夜,让我们向这些坚守岗位的“北斗七星”致敬,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用平凡的坚守,点亮了无数家庭的团圆灯火。他们是工地上最亮的星,用汗水和辛劳编织着城市的未来,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万家的安宁。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