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甘肃皇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试验检测中心,总有一抹“荧光绿”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如跃动的“安全星火”点亮工地——那是安全员黄宇的工装,如同一块醒目的移动反光标识。这位90后小伙,投身高原海拔3000米的苍茫天地间,以稳健步伐丈量安全,用朴实唠叨筑牢防线,将安全工作细细勾勒,晕染成一幅细腻入微的工笔画,在抽蓄征程中,以心为笔织就坚实安全网。 角色互换启安全新程 “小赵,来,说说今天钢筋取样环节,咱们得留意哪些安全要点?” “首先得戴好防割手套,防止手部被钢筋划伤;其次,在现场走动时,要避开湿滑的模板,避免滑倒;还有……” 黄宇的“安全晨会”,宛如一首在熹微晨光中奏响的安全序曲,准时开启。与传统班前会不同,他创新推行“角色互换法”,让每位员工都当一回“安全讲师”。在班前会上,大家共同进行事故案例分析研讨,并开展5分钟的安全预想活动。不再局限于单纯朗读安全规章制度、罗列注意事项,而是紧密结合当天试验计划、人员配置变动以及仪器设备状态等实际情况,鼓励员工主动分享试验流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将“双控机制”深度融入日常的班前教育。 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以前听安全员念安全规定,就像听天书,左耳进右耳出,根本记不住。现在自己站那讲一遍,对安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都提高了不少,晚上做梦都在排查安全隐患呢!”新入职员工赵鸿涛笑着打趣道。 “我作为安全员,就是要做安全的‘守门人’,把好每一道安全关口。”黄宇语气坚定。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晨会形式,在每个人心底拉起一道清晰的安全红线,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更加重视安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黄宇时刻用这样的警示提醒着大家。他深知安全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容不得丝毫懈怠,每一刻的放松都可能为事故埋下隐患。 微处较真筑安全壁垒 “刘鹏,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机的防护栏得再加固加固,我刚检查发现有一根栏杆螺丝松动了,这可不是能忽视的小问题。”黄宇一走进混凝土检测室,就立刻对着正在调试设备的刘鹏严肃说道。 刘鹏直起身子,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情:“宇哥,这机器天天都在用,有点小毛病很正常,别这么紧张嘛。” 黄宇单膝跪地,一边仔细检查防护栏,一边认真回应:“鹏啊,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是试验时防护栏松动了,高速飞溅的碎块一旦冲出来,后果不堪设想。你看这缝隙,我用纸试了试,明显超标了。”说着,他拿出一张普通的 A4 纸,轻松地插入缝隙展示给刘鹏。 刘鹏凑过来,皱起眉头仔细查看:“哎呀,还真有点大,那得赶紧修。” 黄宇点点头,从工具包里掏出螺丝刀,稳稳地拧紧螺丝,还特意多拧了半圈:“得修扎实了,安全这事儿可不能有丝毫懈怠。”接着,他打开机器控制箱,侧着身子,把头探进去仔细查看线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确认各项数据都处于正常范围后,黄宇才长舒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拍了拍刘鹏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咱做试验检测工作的,安全是头等大事。每一次细致的检查、每一次认真的维修,都是在为咱自己和项目的安全上一道保险。以后可不能对这些小问题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把安全意识深深地刻在心里。”刘鹏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神情变得格外认真。 “安全无小事,常抓不松懈”,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既是黄宇一直恪守的信仰箴言,更是他躬身践履的工作图谱,如同细密的针脚,织就于他日复一日耐心细致的叮咛里,熔铸于他苦口婆心反复的劝诫中,沉淀出守护生命的坚韧底色。 培训妙招亮安全星河 立责于心保安全,履责于行促发展。甘肃皇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国家和全省“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河西走廊经济带的重要基础能源项目,也是中国电建在西北地区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抽蓄项目,对优化全省经济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黄宇作为皇城项目试验检测中心的安全员,深知安全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制度的约束,更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来,将安全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于是,他化身为充满创意的“安全魔法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安全知识。 每月一次的安全培训课上,黄宇都会提前精心筹备。他会深入研究项目试验检测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收集大量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安全事故案例。培训课上,他就像一位热情的故事讲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每一个案例。 “大家看这个案例,一位检测员在进行岩土取样时,没有正确使用安全绳,从高处坠落,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原本充满希望和前景的工作,就这样被一次小小的疏忽给毁了。”黄宇一边说着,一边在屏幕上播放事故现场的模拟动画。动画中检测员坠落的场景让在场的员工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 “太可怕了,以后可得更加注意安全。”员工小赵忍不住感叹道。 黄宇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没错,咱们做试验检测工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当时这位检测员正确使用了安全绳,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安全绳的正确使用方法到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他详细地讲解着,员工们也都认真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重点内容。 我就是个爱较真的‘安全管家’,把日常的唠叨变成大家安全的‘护身符’。”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黄宇还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他组织安全知识问答竞赛,将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有趣的题目,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让“知识竞技”点燃大家的学习热情。 “第一题,在试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现在开始抢答!”黄宇大声说道。员工们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大家你追我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当皇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的机器轰鸣声穿透祁连山脉,黄宇早已投身到试验检测中心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中。在这片承载着国家能源战略使命、见证大国重器崛起的土地上,这位90后安全员如同执着的“安全织网人”,以“较真”为梭织密安全网;以“唠叨”为线传递安全温度;以“细致”为针刺破安全隐患,筑牢生命防线。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年轻人的执着和坚持,让安全工作充满了温度——正如他常说的:“安全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用心守护的万家灯火。”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