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天,是大自然苏醒的季节,也是希望的象征。当春风拂过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开始萌发新的生机。在这充满活力的季节里,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一局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忙碌与奋进。从南方的江河到北方的山岭,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高原,从祖国的壮丽山川到全球的广袤天地,水电一局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奋斗足迹。在这个春天里,水电一局上下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奏响了一曲奋进的乐章。 春潮涌动:施工生产全面展开 南方项目江河奔腾,工程如火如荼。在南方,春天的气息来得格外早。位于广西的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碌地进行着供水管线安装工作。项目工地经理张恩通站在施工现场,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充满了自豪。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今年是项目的关键之年,工期节点是我们的主线目标,木头麓隧洞要在5月底贯通,整体隧洞开挖掘进要完成4.7千米,3.6米双排PCCP供水管线要完成安装2.4公里。”张恩通说道,“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有信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工程以郁江为核心水源,连通12条河流和15座水库,形成江库连通、内联外调、多源互济、线路总长约27.5公里的水网格局。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工人们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技术人员则日夜坚守在工地,随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工地现场正如火如荼展开施工。 北方项目冰雪消融,施工迎难而上。与南方的温暖不同,北方的春天来得稍晚一些。在长春南四环路项目,冰雪刚刚开始消融,工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施工中。 “北方的春天虽然来得晚,但我们的干劲一点也不少。”项目总工善建雄说道,“为了抢抓工期,我们在冬季就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只等春天一到,便全面展开施工。” 南四环路项目今春施工重点是景观绿化和智能交通工程,为保证树木成活率,必须在5月1日之前种植完毕。 由于北方春季气温波动较大,为确保工期,项目部抢抓种植黄金期,踏雪开工,迅速组织队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优质树种,全面投入绿化种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检查,强化质量管理,建设人员顶寒冒雪奋战在一线,确保了现场施工的顺利推进。 东部项目高效高质,工程有序推进。在东部地区,春天的脚步轻快而有力。华东地区在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浙江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以高效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这里的春天,不仅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也带来了施工的黄金期。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我们水电一局负责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出线场等建筑物的全部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这也是我们水电一局的一个招牌项目,我们注重的是效率和质量。”项目经理朱艳宝说道,“春天是施工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确保工程进度。” 在施工现场,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井然有序地工作,工人们分工明确,协作默契。项目部通过优化施工流程,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项目部还注重环保施工,确保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西部项目高原春早,攻坚克难。在西部高原,春天的脚步虽然缓慢,但水电一局的施工步伐却从未停歇。位于西藏高原的RM水电站项目,海拔超过3000米,气候条件恶劣,施工难度极大。 “高原的春天虽然来得晚,但我们的施工热情早已点燃。”项目经理于宝年说道,“面对高原缺氧、气候多变等困难,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为了应对高原施工的特殊环境,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措施,从人员健康、设备保障到外部协调等多个层面入手,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了项目部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海外项目跨越山海,展现中国力量。在海外,水电一局的旗帜同样高高飘扬。印尼项目当前正处于施工关键时期,项目部的施工现场,紧张忙碌的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高效推进履约创效工作,项目部“集中火力”在加强人员培训、优化物资供应管理和加强项目管理协同等方面持续攻坚,确保项目高效、高质量完成。 “海外项目是我们展示中国技术和中国力量的重要窗口。”水电一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海权说道,“虽然面临语言、文化、气候等多重挑战,但我们始终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 在海外项目建设过程中,水电一局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开展技能培训,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 春风化雨:管理创新助力发展 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水电一局,精细化管理已成为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今年春天,全局上下在去年“设备物资精细管理、科学施策降本增效”的良好基础上,以公司党委“党建引领平均每个项目节省100万”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 “我们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水电一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书起说道,“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成本控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滇中引水项目,项目部始终坚持“进度就是成本”,在保证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组织,加强材料管理,在2025年春天里,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正式进入鲁支河渡槽区域的建设,标志着项目向实现全面通水目标发起了冲刺,而此举也在进度方面实现了降本增效。 无独有偶,位于新疆的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也奏响了进度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奋进曲”。2024年,经过建设者全年的日夜“鏖战”,工程提前10个月实现了下闸蓄水目标,目前已蓄水约1300万立方米。2025年是库尔干项目施工建设的收官之年,为有序推动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在2025年汛期到来之前上游护坡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以及七月中旬坝顶防浪墙全部完工,项目团队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扎实做好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以“工作在状态,岗位出成效”的行动力,助力项目全速进入高效运转和施工有序状态。 科技创新智慧工地,引领未来。科技创新是水电一局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春天,全局上下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智慧工地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们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水电一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志刚说道,“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我们能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RM项目,项目部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安装在工地各处的传感器,项目部能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项目部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水电一局自主研发了智能砂石筛分及拌合系统。作为公司首例“无人化智能筛分、拌和系统”,该系统的全面运行,对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文明施工、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筛分综合管控系统通过AI摄像头识别、雷达传感反馈、各传感器创新等,实时对筛分系统运行数据进行远程传输至云计算管理平台,确保对设备安全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铁柱介绍说,“整套系统分为厂区降尘管控、震动频率监测和基础沉降监测、储料仓监测、亮化管控、拌和站管控、污水处理在线监测、安全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切实以科技创新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实现了提质提效。” 绿色施工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是水电一局的重要理念。今年春天,全局上下进一步推进绿色施工,在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上持续贡献央企力量。 “我们通过绿色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李志刚说道,“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吉林江源项目,项目部通过绿色施工,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如减少扬尘方面设置围挡、硬化道路、封闭存放易扬尘材料,水污染方面规范生活污水排放、防止有害物质泄漏,噪声污染方面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项目部加强生态保护,采取临时覆盖、截排水系统设置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现有植被不被破坏,必要时进行移植或补种,确保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积极进行煤矸石转运施工,全力推动煤矸石生态转化,促进生态产业链成功闭环。 绿色发展,不单单指的是绿色施工。新春伊始,水电一局勘察设计领域便传来喜讯,连中两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勘察设计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将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带来重要的推动力量。 春华秋实:员工干劲十足,成果丰硕 在水电一局,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今年春天,全局上下员工干劲十足,团结协作,奋勇争先,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的员工是最可爱的人。”水电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霍福山说道,“他们不畏艰难,不怕辛苦,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为水电一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春来早的南方项目,还是冰雪刚刚消融的北方项目,在施工现场,我们总能看到工人们日夜奋战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一个又一个工程的顺利建设。 为了以更加过硬的本领能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三公司组织中青干部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班,重点围绕提升工作执行效能、项目经营效益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风险管理等热点难点进行深度研讨,以形成对企业发展、项目管理有积极作用的成熟方案和良好建议。 在海外,员工的工匠精神体现得尤为具体。在尼泊尔贝里巴巴水电站项目,这个春天迎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匠心接力——从国内走向世界的中国水电装备——闸门构件、压力钢管构件陆续抵达项目现场。在原材料到货的那一刻,水电一局机械厂的工人师傅们便开始了一件件产品的制作,无论是精密仪器的分毫不差,还是巨型机械的恢弘运转,他们用技术诠释着“匠人”二字的重量——既是炉火纯青的工艺沉淀,更是追求极致的执着信念。产品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机械厂制定了严密的运输计划,每天对型号、质量、尺寸等繁琐数据进行反复记录和确认,无误后方可编号打包。 此后的日子,便是开启了现代版“丝路远征”的跨国际运输,25车闸门构件、30车压力钢管构件需横跨我国南北。最重的单体闸门达30吨,如此的闸门有10套,相当于100多头非洲象的重量。为此,运输团队独创“海陆联程”方案:航线规划时已规避高风险海域,并提前办理途经国家的通关文件。经过各单位部门不懈努力,历时近一个月,货物先用模块化液压轴线车走公路到天津港,再换装货船经我国渤海运输,再经印度洋运输,最终抵达印度加尔各答港,转陆路运输至尼泊尔施工场地。 正是这样可爱又坚韧的团队,支撑起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就是春天里的一局,就是奋进的乐章。在这个春天里,水电一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天里的一局,奋进的乐章,正在祖国的大地上奏响。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