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华北平原腹地,一道关乎“未来之城”命脉的清水长廊正蜿蜒伸展。这里,是雄安调蓄库的建设现场——一个被赋予国家战略意义的“水心脏”。当机器的轰鸣与时代的号角在此交汇,“安全”便成为守护这汩汩清流与万千建设者生命的唯一准绳。它不再是一句口号、一纸规章,而是浇筑在每一方混凝土里的责任,是贯穿于每一道工序中的灵魂,为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筑起坚实、不可逾越的第一道防线。 小积分“兑出”大安全 以“小”投入撬动“大”安全。在雄安调蓄库项目上,有一种特殊的“硬通货”——安全积分。通过“行为换积分、积分兑物资”的机制,以量化考核和正向激励为手段,成功点燃了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热情。 这间二十多平米的超市看似普通,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毛巾、雨伞等日用品。与众不同的是,每件商品标签上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10分”“30分”等不同分值。工人们下班后常来这里转转,不是用钱购物,而是凭借自己安全生产挣来的积分兑换所需。 “上个月我规范佩戴安全帽、纠正了两次违章,整整攒了80分呢!这不赶紧换了这袋洗衣液。”混凝土工老李提着刚兑换的礼品,脸上洋溢着笑容。不仅如此,他安全帽上的二维码记录着他每天的安全行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发现隐患、参与安全培训,都能自动累积积分。 安全总监介绍说:“这套系统将抽象的安全管理制度转化为具象的积分奖励。工人主动报告隐患、提出安全建议,经核实后都会计入个人账户。” 这间小小的超市,见证着安全管理从“被动接受监管”到“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在这里,安全不仅是悬在头上的高压线,更是握在手中的获得感。 “安全积分超市”是项目提升安全管理实效的一种全新模式创新,也是项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深入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的一个具体缩影。类似的举措,在我局其他项目还有很多。安全生产“防范精细到位,管理精益求精”是电建人永恒的追求。 小网格“压实”大安全 面对点多面广、动态变化的作业环境,项目部大力构建“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将整个项目现场织就了一张经纬分明、无缝衔接的安全监管网,让每一位管理者都成为网格中的“哨兵”,让每一处风险都置于有效的监控之下,真正实现安全监管从“面”到“点”的穿透与覆盖。走进工地,从网格员身上,感受到了这张“网”带来的深刻变化。 杨戈,一名年轻的工程技术员,如今多了一个沉甸甸的身份——主坝作业区第5网格的“网格安全员”。他的“责任田”是2号取土作业面,大型机械密集,动态风险高。“以前安全员是‘巡诊’,现在是‘驻点’,”小杨掏出手机,点开专用APP,“看,我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照清单,对网格内风险点进行‘打卡’巡查。” “现在感觉肩上担子更实了,但也更踏实了。”在工地上干了二十年的张工感慨,“现在每个角落都有人盯,出了问题能立刻找到人,心里有底!”业主代表则评价:“网格化让安全责任从‘大锅饭’变成了‘责任田’,管理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正是我们雄安调蓄库工程所追求的‘高标准、高质量’。” 在这片项目现场,还有很多像杨戈这样的网格员,都是这张安全巨网中敏锐的“神经末梢”。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科技赋能监管,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深嵌入雄安质量的每一寸肌理,为这座千年大计的稳步崛起,构筑起最坚实的生命防线。 小家情“守护”大安全 亲情叩开心扉,温情筑牢防线。在雄安项目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安全阵地”。这里没有冰冷的安全规章条款,也没有严肃的处罚通报,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妻子温柔的眼神和父母殷切的叮咛。这就是项目部分外“走心”的安全监管创新举措——“亲情唤醒屋”。 步入这间精心布置的小屋,紧张繁忙的工地氛围瞬间被温馨与宁静所取代。墙上,挂满了员工的“全家福”;多媒体设备里,播放着家属们录制的安全寄语,声声叮嘱,饱含深情。展示栏里,是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写下的“爸爸,平安回家”、“爸爸,我等你下班回来陪我搭积木”……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蕴含着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充满温情的内容,将原本抽象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转化为对家庭幸福的守护和亲人期盼的具象表达。 “我要安全。”刚从“亲情唤醒屋”走出的电工齐双奎感慨道,“每次进来,看到女儿的照片,听见她的声音,我就感觉肩膀上沉甸甸的。不为自己,为了她们,我也必须把‘安全’二字刻在心上,按章操作,绝不能出半点岔子。” “‘亲情唤醒屋’充分调动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却也最核心单元的力量,构建起“企业-职工-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联防体系,极大地延伸了项目安全管理的覆盖面,形成了强大的情感约束和积极的道德激励作用,显著增强了安全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工会主任感慨道。 大数据“赋能”大管控 让数据“说话”,让系统“思考”。雄安调蓄库项目安全管理的模式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一个集感知、分析、决策于一体的“智慧大脑”——智慧平台,实现了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质的飞跃。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猝然划破了七月午后的沉闷。 正在值班的技术员小张心头一紧,监控大屏上,AI系统已自动捕捉到副坝边坡左坝肩位移数据异常,预警级别瞬间跳红。“平台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我马上调取现场摄像头确认,同时系统已经把预警信息同步推送到了项目经理、安全总监和班组长手机上。”他回忆道。 “位移沉降观测点数据已超过临界值,情况非常紧急。”安全总监事后仍心有余悸,“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平台的应急广播系统,组织现场设备和人员迅速撤离。” 正是这一次精准、高效的预警,成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险情,也成为项目上“信息化筑起安全防线”最生动的一课。从“人防”到“技防”,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警”,雄安调蓄库项目通过智慧平台与信息化管控,真正为工程建设装上了“火眼金睛”和“智能盔甲,让安全管理的防线更加坚固、智能、可靠。 雄安建设,千年大计。安全,是这一切的基石。雄安调蓄库项目通过“安全积分超市”的激励机制、“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体系、“亲情唤醒屋”的情感教育和“信息化管控”的科技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全员参与、责任清晰、情感浸润、智能高效的“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新格局,不仅为工程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更为其他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在这多管齐下、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管理下,一库清水未来必将安然北送,润泽雄安,福泽千秋。 |
|||||
|
【打印】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