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钢铁动脉穿山来
——郁南冲旺岭至罗旁长胶廊道贯通攻坚侧记
来源:电建港航公司 作者:左梓芊、张海 摄影:张海 时间:2025-09-01 字体:[ ] 分享:

8月20日,郁南冲旺岭至罗旁长胶廊道物流枢纽系统工程建设现场喜讯传来——全长3.361公里的隧洞工程与2.730公里的钢结构通廊工程实现全线贯通!这条横贯复杂地质山区,凝聚智慧、汗水与担当的“钢铁动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挑战极限:地质迷宫中的长距离攻坚

“前方围岩急转直下!钻孔岩芯破碎严重,节理发育,RQD(岩石质量指标)值低于20%!”2024年3月,12号隧洞掘进至680米深时,施工队长解素达对讲机中传来的紧急呼叫让指挥部气氛瞬间紧张。项目经理贾清国火速奔赴现场,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长达40余米的复杂破碎带,岩石碎裂如豆腐渣,上方更覆盖着两处鱼塘,透水风险极高。

“这已不是普通浅埋段,简直是地质‘雷区’!”总工程师官坤明带领青年技术团队果断创新、坚定破局,提出“微观探查、动态设计、综合支护”新战法。技术团队引入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每掘进15米进行一次地质“CT”,精准研判风险,再针对不同地质段“量体裁衣”——极度破碎段采用“大管棚+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组合技术,强力锁固破碎岩体;富水风险区,则创新应用高压旋喷桩构筑环形止水帷幕,如同在鱼塘下方筑起“水下长城”,成功化解透水危机。

风雨同舟:突击队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飘扬

挑战不仅来自地下,更来自天象。2024年6月20日晚,西江第2号洪水猛烈冲击建城镇堤路结合段,导致河堤塌陷、洪水倒灌。汛情即命令,项目部迅速集结党员骨干和青年突击队70余人,在半小时内赶赴一线驰援。在政府统一指挥下,他们与时间赛跑,机械疏通主干道,人力抢筑堤防,打了一场漂亮仗。

在台风“摩羯”过境期间,突击队再次迎汛而战,加固河堤、转移物资、巡查隐患,以实际行动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了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地方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赞誉。“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建城镇负责同志对着项目部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心系民生:便民桥连通“最后一公里”

项目意义不仅在于打通矿山“运输动脉”,还在于用心用情连通民生“最后一公里”。得知梅花营村旧桥年久失修,影响村民出行安全后,项目部积极行动起来。青年技术团队主动请缨优化设计,短短20余天就建成了一座全长48米、宽6米的新桥。桥面拓宽,基础加固,彻底消除了大家出行的安全顾虑。设计图纸上还特意保留了村民常用的河边“洗衣台”,这一细节让村民交口称赞。

“没想到你们连这都想到了!”村民送来“精心施工为百姓,品质卓越显担当”的锦旗时,项目部的小院里暖意融融。这座桥,筑的是结构,连的是民心。

淬火成钢:贯通背后的硬核答卷

回望712天奋斗历程,这条“钢铁动脉”是科技赋能、红色基因、青春力量与央企担当的共同结晶。“动态施治”理念、大型机械应用、700吨重型吊装精准落位,彰显技术硬实力;党员先锋队攻坚在前、青年突击队挺膺担当,创新之火点亮征程;从复杂地质到勇战洪水,从推进工程到修桥便民,项目建设始终与地方发展、民生福祉紧密相连。

长隧穿山,廊道飞架。郁南矿山项目关键节点的贯通,不仅为投产按下“快进键”,更锤炼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铁军队伍。他们以青春之智勇闯技术“无人区”,以铁肩之责筑牢安全“生命线”,以赤子之心搭建民生“连心桥”,在攻坚克难中积累极端复杂条件下大型工程的系统经验。这条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钢铁动脉”,注定要为郁南矿山高效运转注入强劲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电建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