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智”能卡拉
来源:水电七局 作者:乔杪婧 时间:2025-03-21 字体:[ ] 分享:

雅砻江中游,国家重大水电项目卡拉水电站施工现场,3000名建设者正火力全开,忙碌在各作业面间,从现场搭设脚手架到后台智能安全监控,传统与科技创新在此碰撞,奏响大干进行曲。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卡拉总包部以果敢之姿投身创新变革,卡拉水电站智能建设平台应运而生,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助推工程高质量建设。

全流程数字化

卡拉水电站系雅砻江中游“一库七级”开发的第7级水电站。最大坝高123米,装机容量10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46.5亿千瓦时,计划2029年投产发电。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有力推动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在这样的传统水电工程项目,为什么要自主开发并应用智能建设平台?

将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全力铺就全面数字化移交的“高速路”。智能建设平台宛如一个精密运作的“中枢神经”,紧密连接起各参建方。各方数据在这一平台上实现无阻共享,协同作业无缝衔接,曾经繁杂冗长的沟通流程被大幅精简,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工程建设,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

卡拉水电站智能建设平台以BIM技术为载体,线上业务流转一路畅行,设计与施工不再是各自为战的孤岛,而是深度融合、相辅相成,将融合管理的精妙之处直观且清晰地展现出来。

自2021年11月首个模块上线以来,平台已稳定运行39个月,用户覆盖管理局、监理部、总包部等1407名参建人员,权限角色达345种,全面实现设计、施工、质量、投资、文档等业务的数字化管理,让高效协同从蓝图构想华丽变身为日常工作的标准范式。

筑牢安全防护网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借助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编织起严密的“安全防护网”,全方位捕捉物联感知数据。平台通过46个视频监控点、4个微小火源监测云台监控点和2个移动式监测球机,实时监控施工现场,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波动,犹如触发警报机关,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实现工程安全相关物联感知数据的全面采集与安全管理动作的切实落地,真正诠释“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达到“1+1>2”的安全管理效果。

传统进度管控手段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而卡拉水电站智能建设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采集各类影响进度的关键要素,内嵌的算法如同智能大脑,精准分析计算,为工程进度管控装上“智慧导航”,确保工程建设始终沿着预定轨道稳步前行。平台不仅能在进度滞后时及时纠偏,还能通过智能预测,提前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按计划高效推进。

智能建设平台宛如一位洞察入微的“质量卫士”,深度扎根于质量管理的每一处脉络。平台围绕业务链和管理链两条主线,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通过智能厂房、智能大坝等全方位的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利用地下洞室安全稳定分析、大坝温度场计算等机理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模拟、分析、预演工程全过程质量表现和趋势,并将结果反馈到终端智能设备,实现工程本体质量的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每一个质量管控环节都被赋予数字化的敏锐感知与高效执行能力。

攻坚克难保履约

自工程启动以来,全体建设者克服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多重挑战,推动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目前,大坝、导截流、引水发电等关键工程节点稳步推进,整体施工进度远超预期,为项目高质量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坝及泄洪工程作为项目的核心部分,施工进展顺利,左右岸危岩体处理分别完成80%和95%,左岸坝肩高程1995米以上边坡的系统支护和开挖支护均已完成95%,坝前和坝后边坡的开挖支护也分别推进至95%和90%。右岸1995米高程以上边坡支护全面完成,1995米高程以下边坡的坝基开挖支护已推进至1940米。此外,各高程锚固洞施工已全部完成,为大坝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1号~4号引水隧洞开挖支护已全部完成,混凝土衬砌施工正式启动。尾水隧洞和扩散段开挖支护按计划推进,尾水出口边坡开挖支护已至1936米高程。地下发电厂房的岩锚梁混凝土施工圆满完成,主厂房第Ⅶ层开挖完成50%,排水廊道开挖支护接近尾声。升压变电工程的主变洞、母线洞及出线洞开挖支护全部完成,为后续设备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

辅助工程建设高效推进,施工区内的泥石流沟治理全部完成,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完成85%,场内供水系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充分满足现场施工需求。30吨、25吨及10吨缆索吊设备全部投运。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化应用,卡拉总包部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工程建设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迈进,打造“三心”工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