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在风暴中守护达卡之“肾”
中国电建续签南亚最大污水厂运维合同背后的故事
来源:成都院 作者:邱云 陈杰 时间:2025-05-03 字体:[ ] 分享:

就在不久前,孟加拉达卡市水务局与中国电建成都院郑重续签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运维合同。这份协议的背后,不仅是一份商业契约,更是一段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城市命脉的壮丽篇章——当社会动荡席卷孟首都达卡时,这座南亚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始终正常运转,成为中国建设者用责任书写国际担当的见证。

危机突至:在风暴中守护城市之肾

2024年7月,孟加拉国因“配额制度”争议爆发全国性骚乱。达卡街头,燃烧的轮胎与破碎的玻璃铺就“战场”,距成都院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项目驻地仅百米之遥的警察局遭袭,枪声与爆炸声彻夜不息。这座日均处理50万吨污水的超级工程,既是500万市民的“生命线”,也成了动荡中的“风暴眼”——若停运,污水将直排河流,引发公共卫生灾难;但坚守,意味着18名中方员工要直面暴乱威胁。

成都院第一时间启动了海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统筹前后方资源协同作战。国内应急工作组作为指挥中枢,负责信息收集分析、决策和资源协调;前方项目团队作为现场应急单位,跟踪现场事态发展和开展应急处置等工作。前后方实行24小时值守机制。

生死撤离:身在国内却心系项目 

冲突一直持续到7月19日深夜。由于项目部租了一整栋楼,目标明显,墙面遭受了子弹射击。领导小组果断启动撤离预案。20日凌晨3时50分,两辆越野车冲破宵禁的黑暗,载着中方员工向达卡机场疾驰。途中,燃烧的路障映红天际,武装直升机在头顶盘旋。就在车队驶入机场不久,全城交通全面封锁。 

“机舱门关闭的瞬间,我们忍不住回望这座守护了多年的城市。”项目成员回忆道。18人经曼谷中转平安归国,但他们的心仍系在污水厂——污泥焚烧系统一旦关停,恢复重启需耗时半月以上,期间将影响周边500万人生活污水的排放与处理。特殊时期,通过远程视频、电话会议与现场保持实时联络,指导属地员工执行关键设施维护和基础运维任务。

逆风坚守:跨越战火的生态屏障 

7月末,孟加拉国局势暂时缓和。首批11名骨干员工重返达卡。然而短暂的平静之下,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8月初,孟加拉全国性“不合作运动”爆发。多家中资企业和营地遭到冲击,针对在孟中方人员的威胁言论持续蔓延,11名员工不得不再次撤离。

即使局势极端动荡,项目团队采用“保留骨干+属地保障+远程支持”相结合的运维模式,坚持保障污水厂这座民生工程最低限度持续运转。项目部污泥焚烧运维团队在枪炮声中,确保污泥焚烧炉的火焰始终未熄。 

“每次视频连线,看到孟方员工坚毅的眼神,我们就知道这座厂垮不了。”远程支援队员说。特殊时期,7名孟加拉籍员工不仅承担设备巡检,更自发组成护卫队,用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信任之约:用责任浇筑金色丰碑 

当成都院相关人员重返达卡时,迎接他们的是持续运转的设备和业主的深深鞠躬。这座由中孟团队共同守护的污水厂,不仅让达卡市民免于污水威胁,更培养一批优秀的环保运维人才,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的鲜活注脚。

一项重大的工程,影响是深远的,既联接民生,更抵达民心。 附近的阿卜杜勒老伯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住在这里,一开始这里很干净。但是随着达卡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差,垃圾遍地。” 然而,令阿卜杜勒没想到的是,达舍尔甘地村的污水不见了,甚至还可以靠在河里养鱼和经营观光船谋生。孟加拉国境内的400多条河流也将从这座南亚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系统治理。

 达舍尔甘地项目曾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十项原则企业环境最佳实践案例,获评“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专项荣誉项目”。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环保建设的典范项目,受到联合国机构、国际社会及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它的投运,提升了孟加拉国基础设施水平,成为中孟绿色合作的重要纽带。

实力作证:创造5项“第一”亮品牌

达卡是南亚地区主要城市之一。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药等影响,达卡市水资源污染严重,这里原有的污水处理厂30年前建成,2000多万人口中,仅能保证20%的人用水安全。

2017年8月,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包含污水提升泵、4.8公里污水输送干管、污水处理主厂区、污泥干化焚烧系统,采用当前先进的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规模50万吨,同时处理污泥600吨。由成都院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并承担运维工作。5年之后的2022年,厂区夜航灯终于点亮了达卡郊区的夜色,也践行了中方的承诺,为“金色孟加拉”再添一笔璀璨色彩。

孟加拉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第一座现代化污泥焚烧厂,南亚地区最大单体污水处理厂,孟加拉国境内第一次在同一厂区将污水处理厂和污泥焚烧厂同步建成投运,中国“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工艺”专利技术和设备第一次在海外建成投运——项目5个“第一”,经过孟加拉国气旋风暴、热带飓风、登革热病、新冠肺炎疫情、恐怖袭击的淬炼,愈加彰显出中国电建的实力与品牌。

如今,焕发新生的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已成为中孟友谊的象征。每天,中孟工程师带着学徒穿梭在设备间,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责任精神。这份在危难中续写的合约,见证着中国企业的担当——当使命融入血脉,即便在风暴中心,也能浇筑不朽的丰碑。

签署新一期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合同

孟加拉国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全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