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宣布,黄河羊曲水电站1200兆瓦全容量投产发电。”从2021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到2024年12月26日全容量投产发电,历经1096天的艰苦奋斗和接续努力,水电四局的建设者们在高原峡谷抗缺氧、战严寒,黄河之上再次镶嵌了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将巴颜喀拉山奔涌而来的黄河水,转化为造福亿万人民的绿色动能。 站在观景台,俯瞰着脚下的羊曲水电站,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环绕的怀抱之中。大坝巍峨壮观,以梯形结构巧妙连接两侧山峦,宛如一位巨人,屹立不倒,迎接着滚滚而来的江河之水。 在这份静谧而壮阔的景象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匠心筑梦铸精品 黄河羊曲水电站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茨哈、班多和羊曲”三个规划梯级电站的最下一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安装3台单机容量为40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电站坐落于平均海拔2700米的高地之上,这里冬季漫长且严寒。然而,正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建设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克服了高寒、低温与缺氧的重重挑战。他们不舍昼夜,争分夺秒,用汗水与智慧全力推进电站的每一项工程,铸就了这一水电奇迹。 2022年11月15日,水电四局黄河羊曲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正式成立,全面启动了电站机电安装工作。 羊曲项目坐落于高寒高海拔区域,周边海拔约3000米,此地环境极为恶劣。冬季温差悬殊且时长漫长,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低温环境给焊接质量与安装精度带来极大挑战,同时对人员身体素质也提出了严苛要求。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等重重挑战,项目部迅速行动,部署周密,对迅速打开施工局面进行了精心而细致的规划。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工装制作、工器具筹备以及临时生活营地的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在图纸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对前期策划方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细分与设计,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面对预埋件作业面交叉干扰大、节前员工思想波动等复杂情况,项目部紧紧围绕年度计划目标,在确保施工连续、高效进行的前提下,提出了“重点保安全、全面促生产”的工作思路。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将计划细化到每周、每日,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督促落实。 项目部只争朝夕,不懈奋斗,7天内完成临建营地选址,22天内完成首台机组尾水锥管吊装,为后续机组安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落实岗位质量管理与控制责任制为基础,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全员和全过程参与质量管理的理念,严格实行“三检一验制”,强化质量过程控制,保证各项重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2023年6月20日,项目完成3号机座环4个瓣块吊装,完成2号机蜗壳第25节吊装,“一日五吊”,刷新纪录。7月30日,首台机组2号机组定子机座最后一瓣顺利吊装完成。超计划工期17天完成三台机蜗壳安装,超节点计划完成2号机组定子吊装,三台机组座环与蜗壳无损探伤检测一次性合格率均100%;定子、转子等大件吊装顺利完成;定子圆柱度平均0.31毫米、转子圆柱度平均0.33毫米,远超国标1.08毫米的标准,为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施工,羊曲水电站圆满完成年度“一年三投”目标,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羊曲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于2024年12月20日获得青海省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现场”。 砥砺奋进勇担当 前期受特殊情况影响,土建工程的工期滞后,但“一年三投”的坚定目标,始终未曾动摇。 在精心编制总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各项工期的弹性空间已被竭力压缩至极限边缘。加之工位狭窄受限,各道工序间的衔接紧密,单个工序的工期更是紧张至极,定子组装仅有80天、转子组装仅100天,而定子下线更是仅有70天的短暂工期。同时,现场多家施工单位交错并进,作业环境复杂且多变,其中3号机组发电工期的压力更是尤为突出,犹如巨石压胸。 面对重重困难和工期压力,项目部不辱使命,砥砺奋进勇担当,竭尽全力保工期。 自2023年11月30日,电站完成首台(2号)机组定子吊装,项目部精心组织,合理谋划,采取进度动态控制的科学方法,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目标节点考核体系,并辅以周例会、月例会、现场跟踪监管机制以及不定期的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共同构筑了一个全面而严密的工程进度监控网络。 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来自天南海北的项目参建人员便返回到羊曲,回归工作岗位,马不停蹄地按下复工“快进键”。 3月的羊曲,仍旧被一层厚重的寒气所笼罩,仿佛冬日的余威仍不肯轻易退去。四周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也在这寒风中颤抖。安装间那略显昏暗的灯光下,工人们正埋头苦干,他们的身影在冰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坚韧。面对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与抱怨,眼神坚定而专注,仿佛外界的寒冷与他们无关,心中只有手头上的工作。他们的双手因长时间的劳作而变得通红,甚至微微颤抖,但手中的工具却从未停下,每一次的敲击、每一次的拧紧,都透露出他们对工作的认真与负责。每当寒意袭来,工人们便不由自主地跺起脚来,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抵御那侵入骨髓的寒冷。 “加油,兄弟!”一位工人对着身旁的同伴说道。 “嗯,一起努力,咱们一定能行!”同伴坚定地回应着,眼中闪烁着光芒。 简短的话语在车间内回荡,传递着温暖与力量,仿佛为每个人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这样的夜晚,工人们的身影成为了羊曲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什么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 2024年9月17日,首台(2号)机组尾水管充水一次性成功;2024年9月29日,首台(2号)机组手动开机试验一次性成功;2024年10月31日,首台(2号)机组满负荷并网发电;2024年11月8日,首台(2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2024年11月22日,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2024年12月18日,3号机组满负荷并网发电;2024年12月21日,3号机组顺利进入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2024年12月24日,3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苦心人,天不负”。项目部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羊曲水电站2024年“一年三投”任务目标,实现12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发电。 乐于奉献不畏难 黄河的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无限生机与希望。羊曲水电站,虽坐拥黄河壮丽风光,却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水电施工,栉风沐雨,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厂房上下,与尘土、噪音为伴,坚韧不拔与勇于拼搏成为了他们的鲜明性格。他们不仅放弃了时尚舒适的都市生活,更承受了与家人长期分离之苦。 然而,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水电四局人团结一心,共同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乐于奉献、迎难而上。三年坚守却无怨无悔,展现了企业传统和员工素质。 工程部技术员为配合前方班组施工,工作从来都是随喊随到。每当关键项目施工,技术员全力服务,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 “为了施工,我们天天往返于营地、机电库、厂房,但谁也没有怨天尤人。”技术员小杨的话令人鼓舞。 尤其是在遇到技术难题时,整个工程部仿佛拧成了一股绳。大家围坐在施工现场作战指挥室会议室里,图纸铺满了桌面,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灯光昏黄,却照亮了他们眼中不灭的热情与智慧的光芒。讨论声、争辩声此起彼伏,每一个想法的碰撞都可能孕育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不能被困难绊住脚,每一个挑战都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项目经理的话语铿锵有力,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所有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不灭的斗志。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需要,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各个工位之间,或是调试设备,或是机组检查,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每一次调整都力求完美。 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承载着他们对工程的热爱与责任。试验室负责人记得,每次为了赶在工期节点前完成机组调试,他们整个试验室经常连续工作,汗水模糊了视线,却清晰了心中的信念。当最后调试完成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那是一种只有经历过极致挑战后才能体会到的成就感。 “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调试一点点完成,从构想变为现实,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大家望着不远处的水电站,眼神中闪烁着自豪与期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不仅是建设者,更是梦想的编织者,用汗水浇灌着未来的花朵,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闪亮的勋章。 羊曲水电站的建成,不仅大幅提升了青海及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能力,更在节能减排、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话,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绿色能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投产发电的当天,羊曲村的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带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水电站现场,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稚嫩脸庞的孩童,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对于他们而言,羊曲水电站不仅仅是一座电站,更是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的灯塔,照亮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