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寒风凛冽的冬季,大江东项目的施工现场依然尘土飞扬,有一抹醒目的红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之中,一双“火眼金睛”,扫描着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用他独特的“找茬”艺术,守护着施工现场每一处安全。 扎西泽让,一个90后藏族小伙,一个被工友们亲切称为“找茬专家”的安全员。和绝大多数穿着绿色马甲的工人不同,扎西的红马甲,就像交通信号灯一样,将守护现场安全视为己任。 红马甲的“职业病” 古语云:“小心驶得万年船”。只要扎西穿上红马甲进入到施工现场,便自动开启那双“火眼金睛”扫描巡查现场的每个角落,进入“找茬”模式。 “快快快,扎西又来‘找茬’了,快检查一下自己的安全帽、安全绳……”看着扎西越来越近的身影,工人老姚赶紧通风报信。 “师傅,把安全带挂好了,要高挂低用……” “这些电线不要乱拉乱接,说过多少遍了,很容易引发火灾,不安全!” “老李,集中精力,想啥呢?你作为交通指挥员你若分心,车辆闯入作业区怎么办?” “小杨,你的安全帽没有扣好,安全帽不是做样子的,万一遇到物体坠落,就起不到防护作用,下次要注意!” 因为这些安全“小事”,扎西经常在现场“大发雷霆”。现场的施工班组有时会觉得他过于“小题大做”,这也让班组一接到他的电话就头疼。“看看,肯定又是哪里没做好,让扎西找到问题了!” “不出事是侥幸,出了事就是大事,想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就要时刻保持一种“找茬”精神,从鸡蛋里挑骨头、抠细节、找毛病”。扎西泽让一脸严肃。 守得云开见月明,得益于这份对职业的执着与敏锐,项目施工期间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红马甲的“铁面无私” 作为一名称职的安全员不容易,无论是跟农民工打交道,还是与项目部的同事协作,扎西始终坚持原则,毫不妥协。对于这样一个很“较真”的人,被大家伙开玩笑称为“铁面包公”。 “有一次上工地点钢筋,走得急忘记戴安全帽了,被扎西看到罚了100元,我怎么说都不行,当时还挺生气,觉得都是同事,他的做法似乎过于“铁面无私”。不过后来也理解了,现在每次去工地前都会备好安全帽、反光背心,可不敢忘了,怕又被扎西逮个正着。”提起这段小插曲,项目技经管理部任芳芳总是带着一丝笑意。 “安全无小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罚款也不是目的,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更应该以身作则,为现场工人起好头,工人罚50,咱们自己人就要双倍处罚!”。在安全制度执行上,扎西毫不含糊,坚决做到对违规行为 “零容忍”。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安全红线,都必须接受惩罚,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在每月的安全例会、每周的周例会上,扎西都会神色凝重地翻开那本厚厚的安全记录册,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一次现场巡查的详细情况,逐一通报那些在施工现场出现的违规行为,每一个案例都伴随着清晰的时间、地点和责任人信息,有图有像,不容丝毫抵赖与争辩。 这种 “晒问题”“红脸出汗” 的做法,让违章者们在最初的心有余悸之后,渐渐转为心服口服。就是因为他的这份“较真”,始终坚持“不向安全隐患退步”的原则,多次有效防止“小毛病”变成“大事故”事件发生。 红马甲的“细致入微” 扎西泽让每天的工作从换上那身工装、戴上安全帽,拿起检查记录本开始。他的身影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精密探测器,任何细微的安全隐患都逃不过他的检测。 他会观察工人的安全帽是否系紧下颌带,安全带是否高挂低用,安全鞋是否穿着合适等;在高处作业时,工人是否系好安全带,并将挂钩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在进行电气作业时,工人是否使用了合格的绝缘工具,是否遵守了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操作规程;对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他会检查其是否持证上岗,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实际操作技能是否熟练掌握。 工人的操作规范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是扎西重点关注的对象。地面是否平整,有无积水、泥泞或障碍物影响工人行走和物料运输;通道是否畅通无阻,安全通道的标识是否清晰明显;在临边、洞口等危险部位,是否设置了符合标准的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 正是扎西泽让的细致入微和严谨认真,让工地上的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我宁愿听到骂声也不想听到哭声,眼看就要过春节了,我希望每位工人都平平安安回家过个好年。” “2024年平安落幕,我期盼2025年同样实现“零事故”的佳绩。我还要把工人的‘要我安全’被动思想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主动意识。让他们无论走到哪个工地,都能首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谈及2025年的工作愿景,扎西泽让满腔热忱。 扎西泽让,这位爱在工地上“找茬”的安全员,这位名副其实的安全卫士,他将继续用这份专注和执着,为工程的顺利推进、为工友们平安回家,保驾护航。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