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淮水安澜筑屏障
来源:电建市政公司 作者:王龙龙 摄影:杨坤腾 时间:2025-05-13 字体:[ ] 分享:

【引子】据说在舜的时代,天下洪水泛滥,尤其是淮河,因为有水怪无支祁作怪,洪水更是破州连县,在江淮之间形成一片泽国,霍邱城整个淹在水里,百姓们爬上房顶、树枝,呼救无门。

安徽省霍邱县,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是挺进中原、东进西出的跳板,又是连接江淮、南上北下的纽带。古老的淮河静静流淌,它孕育了这片土地的文明,又带来洪涝的忧患。

暮春初夏交融,淮河江畔草木繁茂、绿意渐深,正值大干时节。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霍邱段项目现场运输车往复穿行,机械轰鸣。各岗位职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汗水裹着飞扬的尘土从一张张黝黑脸庞滑落,浸湿了衣衫。

长河星火:治水精神接力回响

相传四千年前,大禹在此疏浚河道、驯服水患,将“疏川导滞”的治水智慧流传给后世。而今,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霍邱段)工程总承包3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沿着先辈的足迹,打响了新时代治水攻坚战,书写着治水新篇章。

霍邱县是革命老区、沿淮行蓄洪区,由于黄河长期夺淮,淮河河床抬高,支流入河口淤塞,沿淮河形成了一系列湖泊洼地,成为天然滞洪区,行蓄洪区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近年来先后实施了部分续建配套工程和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等应急工程,但仍存在进退洪建筑物配套不完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标准低、保庄圩标准偏低等问题。

二十多年前,电建市政铁军就已踏上过霍邱这片土地,建成淮河干流最大水利工程枢纽——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二十年后,电建市政人扛起再次扛起守护淮水安澜的担子,投入到行蓄洪区建设工程之中。

“淮河流域即将进入汛期,咱们后续施工可能要面临持续阴雨天气,其中城区段护坡除了面临持续阴雨天气外,还可能面临沿岗河水水位上升等情况。同志们,考验咱们打硬仗能力的时候到了,大家伙再加把力。”在项目晨会上,项目负责人杜英杰如是说道。“4·30”节点目标迫在眉睫,能否完成城区段护坡27米高程以下结构和王截流堤防填筑以及穿堤建筑物施工直接关系到项目履约进度和能否安全度过汛期。

青山铸剑:破浪擂响治水壮歌

有了目标,那就干,电建市政人向来用行动说话。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大、现场情况多变,霍邱项目‌复杂的地质条件,让地基处理与稳定性控制成为首先要攻克的难题。为了不耽误项目整体进度,工程技术部的小伙子们加班加点研究分析,持续优化施工方案。

深夜的项目部,工程技术部的杨坤腾端着两桶冒着热气的泡面走进办公室。“大家吃点夜宵,垫垫肚子再冲锋!”只听见一阵急促的吸溜声,办公室里就又传来敲键盘噼里啪啦的声音。经过不懈努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创新技术,大大提高复杂地质下水泥搅拌桩一次成桩合格率,大家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一点。

难题一个接着一个,王截流泵站出口位置施工围堰安全设计、多工序交叉施工与高强度作业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施工污染控制、溢流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项目团队凭借紧密的凝聚力,彼此相互信任和支持,共同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现场管理人员不论刮风下雨都坚守岗位;合同管理人员披星戴月地进行工程结算以确保工程款能够及时支付;安全人员始终紧抓施工生产生命线;技术人员不管白天黑夜及时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

手电发出的光束划破夜幕,目标节点如期完成,坚守现场的项目职工都集聚一起大声欢呼。项目技术负责人江龙脸上终于绽开笑容。“咱们并肩奋战的这段日子值得铭记,我们共同经历了困境、克服了难题,更深刻明白了‌水利工程的技术尊严不在于图纸上的线条多精美,而在于洪水来袭时,行蓄洪区能否扛住千钧之力‌。期待与各位继续用技术说话,把控好质量与细节,让我们的汗水和付出变成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屏障。”这笑容里沉淀着对于项目团队的自豪,更镌刻着电建市政铁军“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

旗映丹心:薪火淬炼山河注脚

党旗飘在哪,党员干部就往哪冲锋。项目党支部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周六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并汇总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及时讨论解决。同时在项目施工现场,建立了党员联系点,遇到困难不回避,及时解决问题。

由于城区段护坡开工较晚,并受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施工进度较原计划严重滞后。为保证“4·30”节点目标如期完成,项目党支部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群众沟通,推进征地拆迁进度。项目专题推进会上,支部书记郭延甫说:“用心与群众进行沟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就能避免很多矛盾发生,党员干部要多动腿、多动脑,怕麻烦就不要干我们这行。”

在日常工作中,党支部要求每名党员同志“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党徽不仅是标识,更成为移动的监督岗,强化党员干部身份认知,将责任与承诺“可视化”。对于即将到来的汛期,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坚守在各施工点位一线,定时巡逻,时刻把控防汛风险点。

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项目和38项进一步治淮项目,作为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主体部分,对淮河干流蓄泄洪水起决定性作用。工程建成后在防洪减灾、生态修复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多重效益,努力实现防洪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维协同。

电建市政的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优化施工工艺,交叉流水作业、加强人员设备投入等措施,稳步推进施工进度,编写工法和专利屡获各类奖项。在复杂环境和工期压力下,成功完成节点目标,实现了工程进度与质量安全的双重管控,为行蓄洪区功能如期发挥提供了坚实基础。

前方路虽长,抬头亦有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淮河安澜的重要保障,守护着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希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