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沙江水浪滔滔,摘“星”之旅路漫漫。当激流遇见钢筋水泥铸就的大坝,激起的浪花沿着压力钢管俯冲而下,在混流发电机组的轰鸣声里,咆哮的江水被驯化成照亮万家灯火的清洁能源。 在金沙江上游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由水电三局承建的苏洼龙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3号、4号机组)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该奖项是我国安装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也是专为机电安装企业设立的国家级工程质量奖,被称为安装工程领域的“鲁班奖”。 前浪不息,后浪奔涌。水电三局建设者凭借非凡的勇气和精湛的技艺,将苏洼龙水电站铸就成一座精品工程,在金沙江的高山峡谷间烙下了深深印记。 砥砺奋进铸丰碑 奋斗征程历历在目,一路高歌勇往直前。2019年,水电三局建设者奔赴海拔高耸、地形复杂的峡谷河畔,匠人匠心、群策群力,创造了“季度三投、半年全投”的高原大型水电站投产速度新纪录。自2022年7月19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电站累计送出清洁能源超100亿千瓦时,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引擎。 苏洼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巴塘县与西藏芒康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游干流上,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共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立轴混流式发电机组。该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的先导工程、西藏自治区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也是金沙江上游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首座建成投产的电站。 平均海拔超2500米的施工区,氧气含量仅为平原70%,人员作业耐力骤降,昼夜温差达16℃的极端天气,导致精密设备热胀冷缩误差率陡增。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阻挡不了建设者向前的步伐。 这支“缺氧不缺精神”的三局铁军,以“周保月、月保年”的攻坚节奏,争分夺秒抢抓黄金施工期,对主机及其辅助设备安装工程、关键工序严格把关,安全专班全天候巡查,物资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经营团队主动寻找变更条件,为项目争取更多资源,管理团队精心组织、优化施工措施、最大限度压缩施工工期,以“满弓紧弦”的奋斗姿态,为工程高质量推进筑牢根基。 里程碑节点一次次被点亮:2020年9月9日,首台机组定子吊装;2021年1月31日,电站下闸蓄水;2021年4月23日,首台机组转子吊装;2022年7月19日,首台机组正式投产;2022年11月30日,全部4台机组投产发电。 这是水电三局工匠们对高原艰苦环境的庄严回答,也是新时代建设者对“双碳”承诺的铿锵践行。 精研工艺创一流 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贯穿工程建设全程,从每一道工序的精细打磨,到每一份档案的严谨整理,都彰显着对品质的执着坚守,让苏洼龙水电站不仅只是一座电力枢纽,更是质量卓越的象征。 项目团队对机电设备安装的精度把控达到了近乎严苛的程度。项目部始终秉持“科学管理、诚信守法、争创优质、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将质量视为工程的生命线。从工程建设伊始,就严格执行“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部终检。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质量责任明确到个人,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经过层层把关,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质量无小事,每一道工序皆为雕琢精品的关键笔触。项目部将年度质量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压力钢管焊接、机组轴线调整等关键工序,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定子组装多次抽检测圆架中心柱的各项指标,确保测量基准的准确性;定子下线期间,反复擦拭打磨线棒,清洁干燥利于表面检查和处理;500千伏GIS全面执行防尘、防潮措施,严格落实气密性检查,实现无尘化安装;主变压器均经过5次冲击,过程中达到本体无渗漏、保护装置无误动完美效果。 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控,项目部打造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工程,机电安装设备工程无质量事故发生,1个单位工程、14个分部工程以及514个单元工程顺利完成,单元工程质量验收优良率达99.03%。机电埋件严丝合缝,机组安装稳定可靠,机组轴线摆度、振动值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电气设备精准无误,辅机管路与电缆敷设整齐美观,完全满足设计及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安装工艺为公司同类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工程竣工后,项目部档案管理人员将全过程整理成515卷工程档案,涵盖主要设备现场处理、施工验收、计量与支付、质量安装记录及单元评定、竣工图等各个环节,为工程质量追溯和后续维护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支撑。 科技赋能破难题 在科技赋能工程建设的时代浪潮下,项目部积极引入电力“五新”技术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为高效推进注入澎湃动力。 面对施工场地吊装设备短缺难题,项目团队认真分析现场环境,巧用力学原理,创新性采用座环吊装新工法,实现无大型吊装设备下座环的分瓣吊装与组装;在机组轴线调整环节,借助专业软件编制计算程序,精准模拟轴线状况,算出调整数据与方位,仅三天便完成4号机轴线调整;压力钢管组焊施工中,智能装配技术依托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大显身手,实现自动化、精准化作业,降低对大规模施工场地的依赖。 以科技领航发展、用创新推动建设。虽然时有诸多棘手难题接踵而至,但在技术攻坚的征程中,大家常以“办法总比困难多,创新定能破万难”相互勉励。发电机转子磁轭现场施工,传统发热链加热法弊端尽显,项目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引入温度传感器,实现各部位磁轭温度实时监控与自动控制;主变压器高压套管安装与已安装管母冲突,项目部提出移动主变的解决方案,成功规避发电机组停机,避免管母二次耐压试验及复杂环境控制难题。 平台创造机会,人才把握机会。项目技术团队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渴望,为攻克建设中的一道道难关,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为成长赋能,为项目添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三局建设者的担当与追求。 步履不停,匠心永续。当最后一台机组轰鸣声融入金沙江的浪涛,建设者们拂去工装上的高原霜雪,转身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奔赴新的征程。 奔腾不息的金沙江,不仅孕育了沿岸的万千生灵,更承载着人类对清洁能源的探索与追求。苏洼龙水电站以优质电能点亮万家灯火,生动诠释了三局建设者的不懈追求,激励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传承匠心,在祖国大地铸造更多优质精品工程,续写水电建设事业的辉煌篇章。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