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地时间3月28日12时50分许,缅甸突发强烈地震,导致全国多地电网设施严重受损。位于仰光的缅甸达吉达11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作为缅甸重要能源项目,在电网崩溃、机组跳闸、全厂失电的危急关头,山东电建三公司所属华丰伟业公司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经过近16小时昼夜奋战,于次日凌晨4时10分成功恢复供电,为灾后救援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关键电力支撑,赢得了缅甸电力部及业主方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地震突袭 项目部临危启动“战时响应” 28日中午,强震导致缅甸国家电网主线路损毁,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部外送电源瞬间中断,机组跳闸、全厂失电。面对突发危机,项目部立即启动一级应急机制:运行人员火速切断故障设备,启动备用柴油发电机,确保电厂保安段电源不间断;安全组紧急疏散办公楼和宿舍区全体人员至空旷的篮球场集结,清点人数并排查伤员;维护部与运行部对天然气管道、循环水系统、水泵等关键设施展开“地毯式”巡检,严防泄漏、位移等次生灾害。 从失电到初步控制局面,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应急预案的反复演练和科学合理的人员分工,为此次抢修争取了宝贵时间。 精准调控 电网波动下的“极限操作” 尽管达吉达电厂内部设备迅速恢复稳定,但国家电网的修复进度远超预期。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部与缅甸电力调度中心保持实时沟通机制,随时待命接入电网。然而,当晚恢复过程中,缅甸电力系统接连遭遇两次全网崩溃和一次频率剧烈波动,导致电厂机组在启动阶段发生多次跳闸。 “这就像在颠簸的船上点火,必须精准控制每一步。”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部运行值长描述道。面对缅甸电网的极度不稳定,项目运维团队采取“小步快走”策略:在电网短时恢复的窗口期,分批启动设备;一旦监测到电压或频率异常,立即执行保护性停机,避免设备损伤。抢修期间,项目部领导及运行人员彻夜驻守集控室,手动调整上百项参数,确保机组在反复启停中始终保持安全状态。 16小时攻坚 点亮灾区“生命线” 3月29日凌晨3时33分,随着电网主线路的初步修复,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机组成功并网。与此同时,挑战并未结束——余震频发导致电网持续波动,电压频率从48Hz到51.9Hz如过山车般起伏。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部迅速转入“战时监护”模式,根据系统频率,及时动态调整发电负荷,以柔性供电策略最大限度适配脆弱电网。据悉,缅甸达吉达电厂承担了震后仰光30%的紧急供电负荷,为灾区医疗救援、通信基站及供水系统的运转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目前,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团队仍处于24小时特级保电状态,项目部实行各专业人员分批轮岗,为可能持续的余震挑战储备战力。正如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部项目经理所言:“地震灾区每盏灯亮起的瞬间,就是我们对生命最大的敬意。” 缅甸达吉达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能源项目,由公司以EPC总承包方式承建,2018年2月28日,电站提前实现联合循环发电,一次性通过全厂性能考核,各项指标优良,现由公司所属专业调试运维单位——华丰伟业公司负责运维工作,项目团队凭借卓越的运维实力持续推动电厂机组安全高效运行,连续六年超额完成年度发电任务并屡创发电量新高纪录,对缓解电厂周边电力短缺现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缅甸达吉达运维项目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第一时间开展抗震救灾保供电各项工作,践行电建人的责任与担当,守护电力供应的生命线! 震前项目全景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