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
来源:电建港航公司 作者:曲丽洁 时间:2025-04-08 字体:[ ] 分享: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不由地就想起了爷爷奶奶。每每如此,我总是潸然泪下,他们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离开家乡已有十二余载,七百多公里的思乡之情,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涌上心头。今年的清明节没能回家祭祖,听说老家下雨了,我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总觉得那是老天爷的思亲泪,我也是“每逢清明倍思亲”。

小时候爸妈做生意,就把我“扔”在爷爷奶奶家。自打我记事起,爷爷奶奶家就很热闹,孙子、孙女三四个。爷爷奶奶就像一座大山,用巍峨的身躯,为家人们遮风挡雨,守护着他们的子子孙孙。

掐指头一算,奶奶去世三十多个年头了,可我还是会时常地想起她,念起她,还曾几次在梦里见过她。奶奶天性善良,善良到骨子里,邻居们都夸她是上帝派来的“活菩萨”。她那朴实得“掉渣”的举动,用近似“傻乎”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宽厚与善良,征服了亲戚和四邻,也征服了全村人,赢得了乡亲们的无比敬重和爱戴,在十里八乡有着良好的口碑,村里人拉起家常来常常提到她,啧啧称赞她是个难得的大好人。奶奶操劳了一辈子,一刻也没能停歇,每天在院子里忙前跑后,做饭、洗漱、喂猪,喂鸡,照看孙儿,孙女,最多的时候同时照看四个孙子孙女。奶奶从小教导我做人要真诚、朴实,但好人总会受到上天“妒忌”,生活刚刚好转,奶奶却走了。

爷爷是一位退休教师,生前的很多往事像过电影般一幕幕浮现,他开心时爽朗的笑声,他对孩子含蓄地爱,还有他的犟脾气...他喜欢书法和绘画,每次村里人提到他,我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他是个很能干的小老头,白天课堂上教书,下课了就奔走于田间地头,晚上还在油灯下练习书法。他曾教导我说,平时多练练字,“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可以增强自信,提高气质。爷爷的身子一直很硬朗,上学那会我放暑假,帮家里干农活,八十多岁的爷爷,身子骨相当强壮,我干了不到1个小时累得气喘吁吁,他却精神抖擞,挑着扁担在田地间行走。直到他离开的那一年,他还种菜、花生和玉米,村里人都不相信他走了。他没有挨过那个寒冬,安详地睡去,他慈祥的面容,直到多年后还是难以忘记。

中国人认同“叶落归根、化土为泥”的情结,清明正是寄寓了这种“天人合一、循时而动”的哲学思想。祭祀祖辈,追忆过去,就是时刻提醒我们有国才有家,有先祖才有后辈,不能忘根,更不可忘本。愿我们每个人,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身边的亲人,给他们以包容和爱护,一起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我的祖上虽不显赫,但都勤劳和善,众邻称赞。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慈爱,早已漫成了窗外苍茫的青山。我们这些和他们血脉相连的后人,将带着他们的期盼和愿景,继续前行,正如山下那条河流,一刻不停地奔向浩瀚的远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