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同行:一名记者的成长注脚
来源:贵州工程公司 作者:杨采妮 时间:2025-11-10 字体:[ ] 分享:

站在十一月的风里,在寻找本月新闻热点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记者节已悄然临近。窗外的梧桐叶正一片片落下,时光的痕迹,原来就藏在这悄无声息的流转里。

三年前刚接触这份工作时,我只是一名幕后的视频制作人员。每日与剪辑软件为伴,在无数帧画面间寻找最精准的切点。那时,“记者”这个身份于我,还隔着一层透明的墙——我能看见前方的光,却尚未真正触摸到它的温度。

转变始于那个寻常的会议报道。领导说:“这次要不试试创新吧,你出镜当记者。”短短一句话,让我的世界从此不同。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手持话筒站在会场门口的局促——手心的微汗,略微发紧的喉咙,还有那份生怕说错一个字的忐忑。当镜头亮起红灯,当“记者”的称谓第一次从别人口中说出并指向我,某种沉睡的东西在心底苏醒了。那短短一分钟的出镜,像一枚小小的印记,郑重地烙在了我的职业生命里。

真正的成长,发生在普定电厂并网发电的现场。巨大的冷却塔巍然耸立,工人们脸上混合着油污与期待。我第一次独自承担现场报道,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稳定。当总控室的指示灯由红转绿,整个现场爆发出欢呼时,突然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时代脉搏的触摸者,是重要时刻的见证人。

我追寻着故事的温度,走向那些被汗水与梦想浸润的地方。在驻村书记被山风吹皱的笑容里,在劳动模范被钢铁磨砺出星火的掌纹中,在优秀青年干部挑灯夜战勾勒的图纸线条间,在项目经理于异国他乡凝望初升的朝阳时……我一次次地遇见,一次次地记录。他们是我的同事,更是这个时代沉默的注脚。每一次对话,都像点亮一盏灯,让我看清:真正磅礴的力量,正蕴藏于这万千平凡者的真实奋斗之中。

当精心编辑的作品获得上万浏览,当用心制作的视频被广泛转发,那种自豪感是难以言喻的。它不是虚名,而是一种确认——确认我的笔、我的镜头,真的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些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注脚。

记者节将至,这不仅是属于我的节日,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镜子。三年,从幕后到镜头前,从生涩到从容,我依然在路上。前方的路还很长,还有无数故事等待讲述,无数真相需要探寻。我会继续带着这三年积攒的温暖与力量,认真走好每一步,努力成为一名更合格的贵州电建记者——不仅记录时代,更要守护人心深处最珍贵的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