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思念有味道
来源:水电六局 作者:阚丽颖 时间:2025-10-17 字体:[ ] 分享:

气温骤降,天一下子就冷了起来。这样的天气,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应该再好不过了。

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我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女儿围着我转个不停,为了能上桌跟我一起包饺子,小嘴叭叭地夸着我,主打一个情绪价值十分到位。

“妈妈真厉害!”

“妈妈包的饺子真好看!”

既然如此,我也不能假装视而不见了,索性放慢节奏,手把手地教她包饺子。

擀饺子皮是技术活,饺子皮要薄厚适中,边缘略薄,中间稍厚,这样饺子捻上的褶才轻薄,下面也托得住底。女儿还小,哪里懂得这些,拿着擀面杖一顿横擀、竖擀,她擀出来的饺子皮可能是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的,甚至是月牙形的,却独独不是圆形的。

我不禁失笑,由着她“捣蛋”吧!大不了晚点开饭。

这画面似曾相识。

我七八岁的年纪,老家的小院里,奶奶用她那双布满老茧却无比灵巧的手,正握着我的小手,一点一点地教我捻出匀称的饺子褶。那个陪在我身边的身影,也常常看着认真“捣蛋”的我说:“由着她吧,大不了晚点开饭。”那是奶奶的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给我满满的宠溺。

今晚的月光格外清澈,思绪在光影里游弋。

一盏昏黄的灯,一老一少的身影,在灯下玩着翻绳。在光景里,奶奶的手上有着藏不住的痕迹,那是常年劳作的印迹。我从未听过奶奶抱怨生活的沉重,她麻利地劈柴做饭,操持着一家子的生活,飘香的饭菜是黄昏时分家最温暖的信号。

厨房是奶奶的天地,也是我的第一课堂。她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说,想吃可口的饭菜就莫偷懒,自己会做就饿不着;她说,盐多盐少都是自己的滋味,酸甜苦辣得自己尝;她说,灶台热着,这日子就有奔头……这些话,伴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和着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的背景音,深深地烙在了我的童年记忆里。

包饺子的手艺就是奶奶教会我的。手忙脚乱也不怕,露馅也不怕,歪歪扭扭的也不怕,只一句“颖儿包的饺子肯定好吃”,我便铆足了劲做好。饺子在锅中沉沉浮浮,渐渐变得饱满而莹润,如同被生活历练过却依然充满希望的心。

炒菜也是奶奶教会我的。从最初的一盘土豆丝,到现在能为家人张罗一桌年夜饭,我在油锅的爆香中,懂得了火候分寸,也懂得了生活的五味调和。锅碗瓢盆,一日三餐,烙进了我的生命里,也告诉了我什么是生活。

女儿很像小时候的我,喜欢在厨房帮我做事,我也会耐心地教她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及时地给她鼓励和表扬。生活就是要热气腾腾,我希望她能用自己的双手,精心地描绘自己的烟火人间。

奶奶留给我的,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不诉苦、不退缩,用一双勤劳的手,将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如果思念有味道,那我对奶奶的思念一定混合着面粉与耐心的醇厚,它沉淀在生活的烟火里,燃起了我面对生活永不冷却的热情。我想教给女儿的也是这个道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