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年的春天,福建省爱国拥军促进会黄序和会长对我说,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公司为爱国拥军和军民融合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你是义序机场的一位建设者,也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下义序机场的来龙去脉吧。一时间,勾起了我四十多年前的许多记忆与回想。 1981年1月14日,项南轻车简从,带着秘书乘45次列车悄然来到福州,履新福建省委书记。其时,中央要求广东福建成为全国“四化”建设的先驱者和排头兵,并给予了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百废待兴,临危受命,项南深知肩负的历史使命神圣而重大,决意在福建杀出一条改革开放的血路。 福建省当时没有一座民用机场,由于交通阻塞,国际交流、闽台互通、外商来访、外资来投都深受影响,机场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省委省政府上书中央,要求将福州义序军用机场改建扩建为军民两用福州机场。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随即批复了请示,并责令福建省政府和国家民航总局共同实施工程建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经费少、要求高,究竟选择谁来承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建设任务?项南书记一锤定音:就让闽江工程局来干! 闽江工程局(现中国水电十六局)是隶属于国家水电部的一支劲旅,1957年入闽之后,承建了福建百分之九十的大中型水电站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福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闽江工程局局长张林星夜赶到省城领受任务。随后,立即从全省各地调集最好的机械设备,抽调最强的技术力量,选派最优秀的施工人员赶赴义序机场。一时间,来自古田溪水电站、池潭水电站、安砂水电站、华安水电站、南平基地的近千名各路人马,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全部进场。1981年6月,福州机场扩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在轰鸣的机器声和鞭炮声中,福建民航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福建省重点工程项目——福州机场扩建工程拉开了序幕。 义序机场位于福州市南台岛高盖山南侧,此处靠江临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1941年日军入侵福州,为了军事侵略的需要,日军强占了6000多亩农田,强征了数千名劳工,在义序建造了一座简易军用机场。机场建设了一条长近3000米、宽近50米的砖头铺底泥土盖面的简易跑道,仅能起降一些小型飞机和零式战斗机。1945年,日本投降。日军撤出时将跑道炸毁。 1946年8月,国民政府福建省建设厅对义序机场进行了简单修复。在主跑道铺筑块石,并延长了75米跑道。同年9月,盟军派飞机在义序机场试降,C-47型运输机试降成功,P-51型战斗机因着陆速度大、跑道抗力低,造成起落架下陷、螺旋桨折断,试降失败。从此,盟军战斗机不再使用义序机场。1947年1月,义序机场由国民政府民用航空局上海办事处接管。同年10月,义序机场又进行了三个月的修复,新增了两个停机坪。机场休整后,可供小型运输机和轻型战斗机起降。1949年2月,义序机场交由国民党空军供应大队接管。 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奉命接管福建地区国民党空军。并处理处置遗留的机构、人员、设备、设施。同年11月,奉命对义序机场跑道进行压实增强休整,增加使用多种螺旋桨机型飞机。 1955年,因战备需要,义序空军机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与扩建。将现有土石路面跑道全部改建成钢筋混凝土路面跑道,并加长加宽。同时,增建和完善了机场的通讯、导航、气象等设施,满足了喷气式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的起降要求。改建后的义序机场占地4157亩,具备了空军对敌作战的基本条件。 1957年12月18日,由于美蒋飞机不断窜犯大陆,对东南沿海进行轰炸侦察袭扰。毛主席在专门报告中批示:“彭德怀同志:非常必要。请你督促空军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请考虑我空军1958年进入福建的问题。”1958年7月18日,中央军委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空军航空兵部队立即进驻福建、粤东地区。毛主席一声令下,从1958年7月27日起,人民空军紧急入闽。随后与美蒋空军开展了三个月的激烈空战,夺取了台海地区的制空权。我台海空战部队入闽之后,先后空战数百次,击落敌机87架,击伤敌机65架,毙俘敌飞行人员224名。在这辉煌战绩的背后,义序机场作为驻闽空军的主战机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闽江工程局在受命承建福州机场扩建工程之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闽江工程局立下了军令状:一年之内建成通航。此话说来容易,要做到却比登天还难。义序机场说是扩建,其实是重建。要新建一条2400米长、50米宽、22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跑道,扩建总面积为277万平方米,修建客机停机坪24523平方米,新建机场道路2500米,浇筑混凝土总量近6万立方米,还要增建候机厅、夜航设备、远距离导航台、滑行道、电缆沟道、排水系统等,以此满足波音737、三叉戟等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的起降。据国家民航总局的专家表示,同等规模的机场建设,在国外要五六年,在国内最快也要三四年,并以首都机场为例,仅改建就用了七年时间。闽江工程局的建设者们只能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了。 1981年5月,我从华安水电站工地调往义序机场。此前,我在闽江工程局承建的华安水电站当了五年的钳工。由于扩建机场任务紧迫,根本来不及盖房子。机场扩建指挥部就设在机场边上的部队营房,所有建设者都住在义序、盘屿等机场周边村庄的民房内。当时地方政府动员每户人家都腾出一两间房间支持机场扩建。食堂和澡堂都是借用的村部会堂。我们的金工车间就在机场边上,用毛竹木板和油毛毡临时搭建,那真叫一个里外同此凉热。我们一到机场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不到十天时间,金工车间所有的机床、设备都安装到位。我们金工班和铆焊班主要负责砂石料系统的安装、维护。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到工地,晚上八九点才回住地。中午都是送饭到现场,无论烈日当头,还是刮风下雨,我们都奋战在轧石机、皮带机、分筛机上。不到一个月,整个砂石料系统和拌合楼系统就形成生产能力。受到了机场指挥部的嘉奖,给每个职工发了二十元的奖金。有时,现场施工人员紧张,我们机电队的年轻员工还会去参加抬运石料。从晚上六点干到十点,大家都没有一丝怨言。工作、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建设者们都非常乐观、非常勤奋、非常肯干。 由于住在义序村里,我们与村民的关系非常融洽。房东家里的红白喜事,也都会邀请我们参加。我的房东姓黄,娶了个能干媳妇,菜做得很好。每回油炸糟鳗都会给我们留一碗尝一尝。房东也会将他做的青红酒给我们喝。我们的回报是帮房东做个脸盆架、晒衣架之类的东西。我们的机电队也帮村里做些机械维修、电路改造、修桥铺路的事情。职工们与村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就在我到义序机场三个月左右,我亲眼目睹了一场令世界瞩目的大事,这便是台湾空军飞行员黄植诚驾机起义回归。1981年8月8日上午,一早上班我便前往砂石料系统送配件。安装完配件之后我到机场旁的现场值班室,与一群工友聊天。大约九点半左右,突然听到有人喊:“飞机、飞机、国民党的飞机。”放眼望去,只见一架机身涂有国民党徽并有“中正”字样的飞机,缓缓停靠在机场跑道上。机舱打开后,一名身着飞行服的飞行员举着白巾摇晃着,机场的驻军和工人们迅速围了上去。后来才得知这是台湾空军少校飞行员黄植诚,所驾驶的飞机是编号为5361的F-5F战斗教练机。当日黄植诚对中尉飞行员许秋麟执行考核,从桃园机场起飞后黄植诚便降低高度一路向西,并关闭了许秋麟后座暗舱罩。待许秋麟发现时,飞机已抵达福州。由于许秋麟不愿回大陆,黄植诚又将飞机拉起,飞到马祖列岛的东引岛海面,让许跳伞后被台军救回。黄植诚回归后受到了热烈欢迎。8月12日,福建省军区召开隆重的欢迎大会,宣布黄植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任某航校副师级副校长。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亲自向黄植诚颁发了65万元奖金。在欢迎大会上,请黄植诚发言,他开口便是一句“长官好!”,引来哄堂大笑。随后不久,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京亲切接见黄植城,对他的起义归来,表达了高度赞赏和肯定。这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飞机归来,对中国空军战机的研发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黄植诚的归来,对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影响和地位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义序机场建设到了高峰期,正值八九月份。高温酷暑之下,工人们分为两班倒,日夜奋战。除了中午休息三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挥汗苦战。我们这些现场钳工,脚下是滚烫的钢板,头上是热辣的骄阳,身穿厚实的防护工装,每天的汗水盐分,把工作服浸透又晒干,如铠甲一般。机场跑道上,现场浇筑的工人们,更是每天一身泥一身水。大家只有一个信念,早日建成义序机场,为福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到1982年2月,福州义序机场扩建工程基本完工。1982年3月11日,义序机场试航。从上海飞来的三叉戟客机,徐徐平稳降落在福州义序机场的跑道上。上海民航局局长袁桃园和机组的同志一下了飞机,高兴地对等待在机场的相关领导和同志们说:“义序机场扩建速度快、质量好,飞机很好升降。”1982年4月1日,福州义序机场正式复航启用。此时,距机场动工之日还不到10个月时间。福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民航机场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扩建后的福州义序机场可供三叉戟、波音737等大型客机和运输机昼夜起降,成为4D级军民合用机场。义序机场的建成,为福建特区建设、经济发展繁荣、扩大对外交流、增强闽台互通等方面,打开了一扇大门。福建,开始了一个新时代的起飞。 1981年10月,就在福州义序机场扩建工程的胜利已成定局之时,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又在谋划更大的布局。他深知福州义序机场的扩建,只能解燃眉之急。必须在厦门再建一个机场,才能为福建经济的发展插上两只强健的翅膀。项南带领省委省政府一班人不断地跑北京,跑相关部委,获国务院批准后,军委持不同意见,理由是机场在金门炮火射程内。项南据理力争:“金门也在我们炮火射程内,都敢建机场。难道共产党怕国民党,胜利者怕失败者?”这入情入理的一番话,让军委最终同意。随后,项南书记将闽江工程局局长张林、副局长张云龙召到办公室。项南书记说:“你们在福州义序机场打了个漂亮仗,立下汗马功劳,省委省政府信得过你们,现在把厦门机场工程任务再交给你们,但要确保一年内完成主跑道工程。”由此,在义序机场扩建工程完成之后,闽江工程局移师厦门,开始了厦门国际机场的建设。又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厦门机场主跑道,实现了通航。福建省的福州、厦门一北一南的两个机场,为福建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两个翅膀。 中国电建航空港建设的历史征程,从福州义序机场扩建工程起航。闽江工程局(现中国水电十六局)自承建福州义序机场、厦门国际机场之后,又承建了长乐国际机场。并由此发端,走上了航空港建设的通天大道。在国内先后承建了北京、上海、广东、深圳、香港、山东、云南、辽宁、浙江、四川等大型机场工程项目。在国外先后承建了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加蓬、马里、安哥拉、肯尼亚、刚果(金)、柬埔寨、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坦桑尼亚、孟加拉、秘鲁、马尔代夫等国际机场工程项目。并创造和研发了多项获国家专利的航空港建设先进技术和工艺工法,并使之成为了国家航空港建设的工艺工法标准。2015年,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支团队,成为中国航空港建设领域的一支生力军,航空港建设也成为中国电建集团荣光闪耀的重要品牌。 四十四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年,正值中国水电十六局成立70周年,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公司成立10周年。作为一名“闽江人”,作为一名建设者,我很难忘记福州义序机场扩建工程的艰苦奋斗岁月。作为中国水电十六局和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两块牌子同一建制),也将永远铭记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史上的奠基之战——福州义序机场。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