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是电建人心底最长的线路
来源:山东电建公司 作者:王强强 时间:2025-10-05 字体:[ ] 分享:

参加工作后,去了很多地方,走了以前不曾走的路,爬了不曾爬过的山峰,见识了一望无际碧海蓝天,也体会到了人在戈壁沙漠中黄沙飞舞,然后最有趣的是,在每个项目部,总有充满老师傅们的笑谈,言语裹着风沙与阳光的味道。人生路漫漫长,他们用爽朗的笑声将过往的艰辛揉碎,再重新拼成闪着光的故事——那些翻山越岭的日夜、那些与经纬仪和塔材相伴的青春,都在一杯浓茶里,被他们说成了甜。

而我,一个刚刚融入这支“铁军”的年轻人,也终于读懂了这笑容背后的重量。

我们的战场,不在城市繁华的街头,而在无人踏足的崇山峻岭,在风沙肆虐的荒漠深处。在这里,每一个桩号都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每一组数据都需要我们用百分百的专注去计算。寒风里,老师傅们呵着白气,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却稳稳地握着工具,眼神锐利而坚定。你看着他们的身影,会由衷地觉得:平凡,原来可以如此伟大。

工地上的分工粗中有细,每个人都是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从基础浇筑、铁塔组立到放线施工,每一道工序都关乎整条线路的生命。白天,我穿梭于施工现场,协调张力放线、监督压接质量;夜晚,在项目部整理资料、核算弧垂数据。银线翻山越岭,背后是无数电建人精密配合——测量员满山布点,技术员复核档距,老师傅紧盯每一个挂线点、每一个滑车布置。任何细节都关乎工程质量与安全。。

在我身边,有许多同事从青年到中年,大半人生都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项目中漂泊。问他们苦吗?他们只是笑笑。因为工地,早已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一个由共同奋斗、共同生活、共同欢笑构筑起来的大家庭。

但在这个大家庭的背后,是另一个藏在心底、从不轻易示人的“家”。

每当夜幕降临,戈壁的风声或山岭的寂静取代了工地的喧嚣,那份被深深掩藏的牵挂,便会悄然浮现。

我们会想起远方家中的灯光,想起日渐老去父母,想起孩子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却只能通过手机屏幕辨认爸爸的模样。那份思念,像一条无声的电流,漫长而坚韧,从我们所在的荒野铁塔之下,悄无声息地架设回千里之外的故乡。

牵挂,是深藏于每个电建人心底最长的线路,它从不曾宣之于口,却始终在线路贯通之前,早已在我们的心中牢牢架设完毕。

我们把汗水献给山河大地,把青春献给钢铁长城,却把最多的牵挂与愧疚,留给了身后的家人。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们能义无反顾向前冲的最深底气。他们的平安与快乐,是我们挂在心头最深的祝福。

所以,若你问我们为何能坚持?

答案不仅是责任与荣誉,更是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盏等待光明的灯,为了那份让万家灯火更璀璨的使命,也为了早日完工,回家给久违的亲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

我们是电建铁军,我们用汗水浇筑时代的高度,也用最深的牵挂,编织着对家人最长的祝福。

致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电建人及其家人,愿牵挂皆有回响,付出终成辉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