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大学校门出来,我径直踏上了通往贝宁的路。至今已在此度过两个“春夏秋冬”,这期间在家的时间细数如珍。如今我坐在桌前,窗外是贝宁熟悉的天空,忽然想写一写这个西非国度里我所感知到的“四季”。 贝宁的季节,并未循着我们所熟知的春夏秋冬轮转。它只被清晰地分成了两季:旱季与雨季。 旱季大致从十一月到次年五月,每到十一月份旱季便汹涌而至,空气像流动的火焰,日光灼热如针。风起时,卷起漫天棕红色的沙尘,天地瞬时模糊一片,仿佛天地间笼罩了一层橘色的薄纱,即使紧闭门窗,细密的尘土仍无孔不入,悄悄落满桌面。此刻,我竟不由怀念起家乡火锅升腾的热气,那喧闹热烈的烟火气仿佛也暖透了此地的酷烈。 雨季则从六月左右开始,持续到十月。雨水常常不期而至,方才还晴空万里,顷刻间乌云密布,暴雨如注,雨点密集敲打铁皮屋顶,轰隆作响。雨水也慷慨地浇灌大地,原本枯黄的土地如同饱含汁水的海绵,迅速滋长出一片油亮的绿意。此时草木繁盛,田野间一片生机盎然,腰果林舒展枝叶,高大的猴面包树默默守护着这片湿润的沃土。只是雨季出行也需多费心思,乡间土路常被雨水冲得泥泞不堪,车轮深陷泥淖的困境总令人难忘。 在这片只有两季轮转的土地上,我渐渐学会以另一种方式感受时光。没有故乡分明的四时,却拥有旱与雨交替的独特节奏。旱季里风沙弥漫的橘色黄昏,雨季中绿意喷薄的生命力……这些画面已悄然融入我的日常,成为异乡生活的自然背景。 在贝宁的旱季与雨季之间,我一次次经历着自然的呼吸吐纳。没有故乡春日的细雨、冬日的飘雪,却自有一种别样的循环往复,如同一种朴素的启示:所谓适应,有时就是重新定义自己的季节——在陌生土地之上,把异乡的季节点亮成自己生命的新节拍。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