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建设者:匠心筑梦,劳动之光映山河
来源:电建建筑公司 作者:杨爱琳 时间:2025-04-30 字体:[ ] 分享: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凉山的悬崖,戈壁滩上的光伏板在风中舒展,河道治理的堤坝锁住碧水蓝天,电建建筑公司的一线职工们正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匠心书写传奇。从凉山悬崖上的安居工程到高原光伏板下的星辰大海,从垃圾填埋处理到河道清理的绿色“长廊”,他们的足迹遍布山河,为乡村振兴筑基、为绿色发展赋能。“五一”来临,让我们以笔墨致敬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奇迹的建设者。

以匠心筑家园,乡村振兴的“基石”力量

在凉山彝族易地搬迁安置工程中,电建建筑公司职工化身“山脊上的舞者”。2018年10月,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他们踏上海拔3500米的四川布拖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面对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困境,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建、扩建道路100余处,在陡峭山坡上搭建起77个安置点、2846 户住宅。他们用严苛的测算和精湛的技艺,确保每一处地基加固、每一道墙体浇筑都精准无误,让2000多户家庭圆了安居梦。

以坚守拓荒野,新能源建设的“攀登者”

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光伏电工程中,电建建筑公司职工是风雪中的“追光者”。海拔4700米的高原,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他们却在零下10-20℃的低温中作业,克服冻土、狂风和高原反应,每天安装1000多块光伏板,高峰时达2800多块。他们用冻僵的双手调整光伏板角度,确保每一块板都能捕捉到最充沛的阳光。这些“太阳之花”每年可为百姓提供上亿度电,减少碳排放数十万吨,点亮了雪域高原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创新护山河,生态治理的“守护者”

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电建建筑公司职工化身“生态密码”的破译者。他们让海口颜春岭的“垃圾山”变身“生态公园”,将圆明园北侧的河道改造为“清河之洲”。他们的足迹遍布国内外,从深圳岗头河城区到佛山高明水利的“美丽河湖”,他们用汗水守护着绿水青山。

这些故事,是无数电建建筑公司职工的真实缩影。他们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却用坚守诠释着“工匠精神”。他们是荒野戈壁中连续作业多年未回家的技术员,是暴雨中抢险加固堤坝的“铁军突击队”,是臭水沟里埋头苦干的焊接工匠,是南水北调中将图纸刻进脑海的“钢筋诗人”。他们用匠心铸就的不仅是工程,更是对祖国的承诺。

劳动创造价值,匠心铸就辉煌。当劳动节的晨曦照亮大地,让我们向这些最美的建设者致敬。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者,用匠心与热血在祖国发展的新征程上证明: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劳动的光芒,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书写不平凡的故事。他们以匠心为祖国发展夯基垒土,以坚守为时代进步添砖加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