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自南
来源:水电十四局 作者:唐明星 时间:2025-03-20 字体:[ ] 分享:

《吕氏春秋》中说:“春之德风,风不信,则花不成。”春天的美德,体现在风。

感受云南,先从感受这风开始。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入春以后,冷暖空气对弈,风便成了这片土地的“常客”,强烈而喧嚣,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吹过云南人生活的角角落落。

初到这里,我不爱这风。

它不似故乡的风温和,充满不容抗拒的蛮横,卷起街角的尘埃,扑向我的脸庞,仿佛要将我湮没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发丝在风中打结,凌乱得如同人的心绪,怎么也理不顺。手中的伞被风吹得翻折,扭曲成可笑的形状。夜晚敲打窗户的声响,像是无休止的絮叨,扰人清梦。那时的我,还未学会欣赏它的独特。

可如今想来,这风,正是云南的灵魂。

它呼啸而来,送来红土地的炽热,掀起最鲜活的生命力。它提着洱海的蓝、雪山的白、梯田的金,跌跌撞撞地闯入人间。三月街上的扎染布翻涌成苍山云海的形状,喜洲古镇的麦浪气息吹向每个爱阳光的少女,波光粼粼的水面被揉碎成星河满天闪烁,红木杉迎风舒展虬枝沙沙低语,风铃叮咚中藏着百年前匠人的智慧……风在这里,不是生活的对立面。

悬挂的火腿是凝固的风。

在腌制火腿的季节,风裹挟着盐井的咸涩与山间的清爽,穿梭于古朴的小院,攀上悬挂着猪腿肉的房梁。强劲的风昼夜不停,当最后一丝水汽被风抽离,火腿表层便凝出薄霜般的盐晶,赋予火腿浓郁醇厚、回味悠长的独特滋味。这也是云南“家乡宝”最想念的味道,只要记忆的丝线轻轻牵扯,脑海中浮现出那散发着独特馥郁风味的火腿,家乡的风便会如老友般扑面而来。

风也偷听过马背上的私语,自普洱的茶山启程,裹着茶香与汗水的咸涩,吹过茶马古道的石板路。传统制茶依赖自然风,采摘后的鲜叶摊晾于竹席,微风加速叶片表面水分挥发,铁锅杀青后,风又急速冷却滚烫的叶脉,锁住油润色泽。待到蒸压成茶砖或茶饼,用笋壳、竹篾包装,由马帮驮运至西藏,骡马脖颈的铜铃被山风撞出碎响,驮架上的普洱茶砖吹得愈发紧实,在茶汤里汹涌成一道琥珀色的河。

云南的风,灵动磅礴,也蕴含能量。

当你深入大山,就会看到成片的白色风机稳稳地扎根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中,叶片旋转间,便化作点亮万家灯火的绿色能源。水电十四局是最懂风的人,从大理者磨山风电场出发,红石岩、锦屏西、会泽金钟……将一路地呼啸与呜咽锁进旋转的叶轮,在喀斯特地貌的褶皱间编织起银色矩阵。

此刻,云岭高原上的牧羊人正靠着风机塔筒小憩,风掠过漫坡的光伏海,继续向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