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往事是定格在心底的一个个场景、一串串音符,有声有色有心动,有烟有雾有涟漪。 在阿勒泰喀坝项目部工作的五年,就是我心底最美的一段往事。 阿勒泰被广为传颂的是,她是祖国北疆一块热土,美丽富饶的额尔齐斯河滋养着她,这里有布尔津迷人的北欧风光,有号称神的自留地的喀纳斯那神秘的山光水色,可可托海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晨曦中禾木村图瓦人的白色木屋上炊烟袅袅,牧民在蓝天白云下信马由缰,自由奔跑,日子简单、生动。 而我的阿勒泰虽没有这么诗意 ,却也是艰辛中有浪漫,是一段段珍贵往事串成的珠链,是一帧帧彩色照片组成的动画。她有着春夏的万物复苏,秋天的浓墨重彩,冬天的雪花漫舞。是有关戈壁草原的传说在我眼前的具象化,因而是我水电从业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烙印在我心底,深深眷恋并常常回忆,历经多年,依然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 2007年2月,祖国的北疆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历经五个小时的飞行又五个小时的车程,我独自一人第一次来到还处于冬休时节的位于新疆阿勒泰的喀坝项目部,成为我局进军大西北,开拓北疆的首个大型水利工程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员。看到进场公路尽头项目部前拱形门上《水电十六局》几个大字,心中油然升起“到家啦”的归属感和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可环顾四周,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雪海莽莽,一眼望不到边,四周万籁俱寂,项目部低矮的宿舍平房就像雪海中的小船,平房前简易沙石路上立着的电线杆还是木头的,有点今夕何夕如梦如幻的茫然。 冬去春来,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下,生命在萌发,在躁动,项目部也热闹起来,放假回家的施工队陆续进场,员工从四面八方、从各项目点汇聚戈壁滩,分别多年的旧同事老邻居在新工地喜相逢,笑靥如花,尚未完全化冻的河道上,开山的爆破声如雷霆般震撼,与绚烂的电焊弧光交相辉映,奏响一场声光电组合大戏的序曲,荒凉与孤寂的戈壁滩沸腾了。 在建设者的汗水浇灌下,大坝日以继夜的长高蓄水,戈壁滩上也碧波荡漾。 回顾自己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工作的五年,我的阿勒泰很艰辛,冬天戈壁滩的风凛冽刺骨,我们要赶在寒潮到来前给大坝铺七层被保温,短发都能被风卷起发丝,如鞭子抽打在脸颊,生疼,大雪封路的时候,半个窗被积雪堵住,穿行在挖掘机开出的雪巷,脚下的残雪咯吱作响步步惊心,稍不留神就是一个后空翻。取雪化水,几大盆雪才能化成小半盆混浊的水。夏天,风沙和炎炎烈日一同烘烤着大地,也焦灼着我们的脸 ,我常在干旱少雨的戈壁滩,怀念南方多雨的夏天 。 我的阿勒泰有诗,五月的春风吹来,冰雪慢慢消融,残雪把黝黑的山坡变成巨型的水墨画,深深浅浅的小草在戈壁滩纵横交错铺就绿绒绒的地毯,低洼处的雪地里探出一个个红蘑菇,那是雪阳,远处,羚羊像只小精灵一闪而过,近旁的草丛中常有野兔出没,这里的夏天很短暂,野地里的花花朵朵急不可待的从石头缝里、从草根下顽强的探出头,南方有的各色野花野草,在戈壁滩几乎都可以找到浓缩版的,这是为了适应干旱的地理环境后的物竞天择吧。傍晚在宿舍后面的山坡散步,看到小鸟就在路边的草丛里垒窝孵化,站在高处玛尼堆旁,傍着马群的嘶鸣,火球般的夕阳就在我们的眼前一点点坠落,捎带着挥洒余光把半个天际天染红。 我的阿勒泰有歌,年幼的骆驼困在铁丝网上被解救后,几撮白色的驼毛在铁丝网上随风摆动,就像五线谱,禾木村图瓦人吹起草笛《苏尔》,曲声深沉,悠扬婉转,略带忧伤。冬休留守人员春节联欢的即兴歌舞表演 ,风趣幽默,项目部姑娘小伙与阿勒泰地区慰问团联欢时表演的小组唱《北屯欢迎你》,萦犹在耳 。 一夜间,项目部门前搭起一溜白色蒙古包,转场的牧民一骑绝尘追赶着羊群,尽忠职守的牧羊犬前后奔忙不亦乐乎,殿后的马背上年轻的母亲怀里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向外张望 ,戈壁滩上又开出几道深沟 ,那是地质勘探又有了新的发现。阿勒泰就像一个神秘的宝盒,一点点的展示她的富有和神奇。 我的阿勒泰,我永远的诗和远方。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