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跨越经纬的椰香絮语
来源:水电十五局 作者:郭天雅 时间:2025-04-27 字体:[ ] 分享:

四月的重庆,春末的雨丝缠绵悱恻,裹挟着长江的水汽,将城市浸染得温润朦胧。暮色渐浓时,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与远处火车悠长的汽笛声交织,我的思绪却飘向丈夫所在的异国他乡——那里有潮湿的季风,有婆娑的椰林,也有我们跨越经纬的牵挂。

窗外,鹅黄色的街灯次第亮起,在湿润的柏油路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是撒了一地揉碎的星辰,他所在的老挝夜色又该是怎样一番模样。

穿越山海——在工程经营核算部的我,早已习惯了在数字的海洋里穿梭。但当手机屏幕突然亮起,跳出那行“媳妇,我回来了,在屋里!”的消息时,让我敲击键盘的手指骤然停住。

推开家门的刹那,裹挟着东南亚湿热气息的风扑面而来,熟悉的雪松香水味萦绕鼻尖。昏黄的灯光下,他倚在桌角,行李箱拉杆上还沾着老挝的泥土,风尘仆仆却难掩眉眼间的笑意:“签证到期要出境,顺便……”,那双眼睛盛着比山城夜景更明亮的光,仿佛藏着千万里跋涉后的欣喜与思念,他张开双臂,轻声道:“好久不见。”那一刻,所有的等待与牵挂,都化作了眼眶中温热的泪水。

短暂的重逢恍若梦境,可日历上刺眼的红圈提醒着我,明天他又要启程。

“五一”劳动节临近,大街小巷都挂起了鲜艳的劳动标语,这座城市仿佛在为所有奋斗者奏响赞歌。何不用一锅冒着热气的椰子鸡,把这不足24小时的相聚,熬煮成最温暖的回忆。

天还未亮,我便踩着薄雾走向金刚社区市集。摊位上新鲜的椰子泛着青褐色的光泽,小贩熟练地劈开椰壳,清甜的椰汁汩汩流入玻璃罐,溅起的水珠落在手背上,沁凉的触感里仿佛都藏着热带的阳光。选鸡时,我特意挑了那只最肥美的三黄鸡,想着他在异国他乡吃不到心头好,这次一定要让他吃得尽兴。

屋子里,椰汁在砂锅里咕嘟作响,鸡肉在奶白的汤汁中上下沉浮,渐渐染上诱人的金黄。我守在灶台前,不时撇去浮沫,看着蒸汽在玻璃窗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恍惚间回到了新婚时的清晨——那时我们还住在项目临时宿舍,他总爱系着歪歪扭扭的围裙,笨手笨脚地煎鸡蛋,溅起的油花在他手背上烫出小红点,却笑得比谁都开心。

正午的阳光斜斜照进纱窗,他坐在餐桌前,望着砂锅里翻滚的椰子鸡,喉结不自觉地滚动。“在老挝天天想这口。”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夹起一块鸡肉时,汤汁顺着筷子滴落,在青瓷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说老挝的热带雨林里藏着多少奇花异草,讲重庆施工现场上钢筋铁骨间新冒出的春意;说他在审计时遇到的难题,聊我为项目核算熬红的双眼。窗外的麻雀扑棱棱掠过树梢,将斑驳的树影摇碎在桌布上,时光仿佛也变得柔软绵长。

时针轻盈地滑向两点,手机在掌心微微颤动,是项目部开经营分析会的通知。他低头整理着行李箱,腕表指针正温柔地拥抱着五点航班的时刻:“安心开会吧,”他将我偷偷塞进的胃药和维生素片仔细归位,“等我带着完整的审计报告回来,换我给你炖椰子鸡!”

我倚在门框边,看着他把衣服理了又理,忽然想起婚礼那天,他也是这样紧张地对着镜子整理着装。“等项目结束...”我话音未落,他突然转身,眼底映着我发红的眼眶,“我们去西双版纳,去看真正的椰子树,吃最新鲜的椰子鸡。”

他的指尖掠过我的耳垂,那别着去年生日他送的珍珠耳钉,此刻正随着心跳轻轻摇晃,像一颗即将坠落的露珠,又想永远凝固的月光。

隔着会议室的玻璃窗,他的背影在行李箱滚轮声中渐渐远去。手机屏幕亮起,是他发来的消息:“湄公河的日落像打翻的椰浆,像你熬煮的那锅椰子鸡汤。”蜿蜒的湄公河和长江水,就像我们跨越山海的牵挂。

会议结束后,我望见天际一架飞机正刺破云层,恍惚间竟分不清,那渐渐缩小的黑点,究竟是载着爱人远去的航班,还是我无处安放的牵挂。他用审计的严谨守护项目财务,我以核算的细致把控工程成本,而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夜、未说完的牵挂、对未来的憧憬,早已熬成岁月里最绵长的甜香。

“五一”的山城在火锅沸腾的雾气里微微摇晃,塔吊旋转的旋律与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奇妙地共鸣。

我在数字森林里穿行时,忽然有椰香从某个转角袭来——那瞬间砂锅里翻滚的不再是鸡汤,而是所有他低头喝汤时睫毛投下的阴影,所有我们隔着时差交换的“晚安”在电子海洋里亮成的渔火。

我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浪漫,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定——就像这锅椰子鸡,用最质朴的食材,熬煮出最绵长的温暖,支撑着我们跨越经纬,奔赴下一场相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