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
来源:水电十四局 作者:郭树泽 时间:2025-09-09 字体:[ ] 分享:

我们年少时,总是渴望逃离。

家乡的土路太窄,窄得容不下一个少年的梦;家乡的天空太低,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蜿蜒向远方的公路,心里盘算着:等长大了,一定要离开这里,去远方。

记得那时,母亲在灶台前忙碌,蒸汽模糊了她的脸。她说:“外头哪有家里好。”我们不信,只觉得这话是老辈人的迂腐。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烟,烟圈缓缓上升,消散在屋檐下。他什么也没说,但我们知道,他年轻时也曾这样向往过远方。

后来,我们真的走了。

城市的楼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城市的灯真亮啊,亮得看不见星星。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跌跌撞撞,把故乡带来的干粮一点一点啃完。有时深夜加班回来,站在天桥上看着车流,突然想起家乡的萤火虫。同事问发什么呆,我摇摇头,说没什么。

第一年春节没回家,为了省路费;第二年也没回,说要值班;第三年……父亲在电话里说:“你妈的腰疼病又犯了。”声音很轻,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我们握着电话,突然发现听筒里的沉默如此熟悉,那是家乡夜晚特有的寂静。

终于还是回去了。

车辆在熟悉的公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渐渐从陌生变为亲切。院里的李子树还在,只是更显苍老。父亲站在树下,背比记忆中更驼了。母亲从厨房跑出来,围裙上还沾着碎菜叶。他们老了,而我们终于明白,这些年我们在外漂泊时,他们一直在原地等待。

晚饭时,母亲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父亲破天荒地倒了杯酒给我,自己却只喝茶。电视里放着无聊的节目,但谁也没在意。屋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反而衬得屋里更安静。

这一刻,我突然懂了:原来我们跋涉千里,不是为了离开,而是为了回来时能真正懂得家的意义。外面的世界很大,但只有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夜深了,父母都已睡下。我站在院子里,抬头看见满天繁星,忽然想起小时候数星星的夜晚。那时的我们以为远方才有梦想,却不知道最珍贵的,一直都在身边。

如今我终于明白:所谓乡愁,不是对某个地方的思念,而是对那个曾经不懂珍惜的自己的怀念。而回家,就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