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里的秋日,天是高远的。站在升压站的工地上抬头望,蓝得像一汪洗过的瓷,没有一丝杂色。云也淡了,薄薄地缀在天边,像是仙人随手勾出的几笔浅墨。清晨七点半,太阳还未完全爬上丘陵,我裹上工装,迎着干爽的凉意走向升压站施工现场。 脚下的土路松散,混着碎石,远处装载机的轰鸣像低沉的雷声,滚过这片半荒漠的土地。 升压站到处都是围着围栏的基坑,钢筋骨架裸露在晨光里,工人们弓着腰,像蚂蚁衔食般搬运建材。这里的土建正卡在关键节点,毕竟电气设备已经陆陆续续进场了,1130并网的目标像悬在头顶的将升未升的太阳,明亮而紧迫。偶尔抬头,丘陵连绵的曲线被朝阳镀了金边,那抹“遥看近却无”的深绿,此刻竟清晰起来——是耐旱的沙棘丛,一簇簇钉在山坡上,像大地的装饰补丁。 午后的日头仍有些烈,但风已带了几分秋的利落。站在工地高处望出去,丘陵起伏的曲线被深绿的草色浅浅覆盖,虽不如黄河平原的葱茏,却比上一个项目的戈壁黄沙多了生机。远处,成排的风机以统一的节奏转动,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蓝灰色的光,像一片静默的湖。这里的绿是“遥看近却无”的,但夕阳西下时,暮色将它们染成沉郁的墨色,与天边渐起的月影交织成画。 中秋这天,工期未停。项目发的老苗月饼——酥皮掉渣,内馅甜得扎实,是我儿时熟悉的味道。我想,此刻家里的桌上,定然也摆上了同样的月饼吧。当晚,忙完手头的工作,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到屋外赏月。 夜幕终于垂下来。没有城市霓虹的侵扰,这里的月亮是猝不及防跳出来的,又大又亮,仿佛一伸手就能擦亮它表面的斑痕。月光如水银泻地,将光伏板浇成一片片银湖,连沙棘丛的影子也拉得细长,像墨迹在纸上晕开。我拨通家里电话,絮絮的低语随风散开:“妈,你看月亮了嘛,很亮……”话音未落,升压站的方向传来叮当声——夜班工人在紧固螺栓,为不久后的电气安装做准备。 1130并网目标的倒计时悬在心头,但此刻,秋风拂过丘陵的寂静让人心安。红寺堡的月,照的是钢筋混凝土的骨骼,也照着一群人的团圆。月光平等地铺在每一寸土地上,它不言语,却让每一通电话、每一口月饼、每一转风机都成了中秋的注脚。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