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翻阅手机时,一则公众号的推送消息映入眼帘,正是那熟悉的五大道。春日的暖风轻拂,海棠花再度盛放,如瀑般盛开的胜景跃然屏上。离津,已将近两年。 春深日暖,此刻的我,立于祖国西陲的检修一线,眼前这群忙碌的身影恰似风沙中执着绽放的“戈壁海棠”,以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默默奉献,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辉。 仲春的塔日勒嘎水电站,还透露着不少清冷与变幻,不远处的山峦上,雪花一层层从山脚向上攀爬。太阳升起,雪山的每一处起伏和纹理渐渐清晰起来,宛如海棠花般层层叠叠地镶嵌其中,为热火朝天的检修工作增添了几分宁静淡然。此刻,眼前检修现场呈现出与别处迥然相异的景象。 机械轰鸣不绝于耳,力量与秩序交织成一片。维护班副班长薛晟黎正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点位,只见他弓身贴近变压器套管,指尖摸索着螺栓纹路,一点点寻找着隐形裂缝,油污浸染的工装后背凝结层层盐渍。 摘下沾满油污的棉线手套,顺手抹掉滑进眼睛的汗珠。此刻脚底蒸腾的腐土味混合着机油,在封闭的空间里发酵成令人呕吐的窒息感。 “妥了?”“妥了。” 话罢,他又拎起工具箱,脚步匆匆迈向下一个待检修的设备。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和五大道的柔美形成鲜明对照。然而,在这看似巨大的反差中,我察觉到了一种共同之处——无论是海棠花于春风里绽放的娇姿,还是检修现场挥洒的勤劳,皆是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它们皆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我在这略显嘈杂的检修现场中寻得了一丝温馨与归属。 晨光初现时,院内的工程车已整装待发。二十三岁的王苇踮脚趴在车窗边,双手拿着记事本对照标记反复确认:“塔日水电站的用具在车厢中间夹层,夏特水电站的防护手套用红色记号笔圈出来了。” 驾驶座上的老师傅笑着接过清单,后视镜里映出小姑娘耳后晃动的碎发,那是边疆风沙给年轻面庞烙下的印记。在帕米尔高原的季节轮回里,电建人的时间刻度显得与众不同。王苇的记事本永远比同龄女孩多出几页——除了记录各处物资缺口,还夹着小姑娘对外面世界的小小期盼。那是一张毕业时身穿学士服的照片。如今学士帽换成了进驻现场的安全帽,黑色的学士服也换成了灰色的工装,不变的是,帽子底下的马尾依旧利落。 “微弱的光照进现实需要时间,但每度电都是火种,终将会点亮更多人的梦,在此之前,请你静静生长。”她在记事本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电建人的浪漫,是安全运行的水电站馈赠的第一份礼物,是书写在天地之间银线纵横交错的动人情书,是对彼此无微不至的亲密守护。此刻,四千公里外五大道的海棠开得正艳,而眼前这朵扎根边疆的娇嫩花朵,正将细密的根系探向地层深处。 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和提升电站运行人员对交流控制系统电源故障的应急响应,故障排查和协同处理能力,以确保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小崔,这次桌面推演你当主值。”厂长的话浮现在耳边。 集控室里,崔华斌站在电子沙盘前,右手食指无意识摩挲着无名指上的婚戒,细细感受着婚礼当天的温度。不久前补完结婚仪式的他,此刻正紧盯着屏幕上下跳动的模型,那些本该属于蜜月的缤纷色彩,此刻却被他脑海中反复思索的几个关键问题占领。 “参演人员角色分工是否合理,演练流程及步骤规划是否科学,故障原因分析及总结是否全面且深入……”,这些问题,如同细密的针脚,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穿梭,他深知,在这模拟与现实的交融之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马虎。 好在一切圆满落幕,崔华斌长舒一口气。“桌面演练完成得漂亮!”同事们竖起拇指赞叹。 当东南风吹动着渤海湾的湿润空气一路越过重重山峦,西陲铁塔上的瓷瓶正发出细微嗡鸣,仿佛在与四千公里外的海棠一道为他送上新婚的祝福。 升腾云端,俯瞰今朝,纵横交错的银线勾勒出快速发展的时代脉络。那些深深扎根、在风沙中翩翩起舞的身影,宛如一朵朵行走的海棠,以青春为水,滋养着向阳生长的倔强,将这片土地的故事编织成花瓣,飘向遥远的天际。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