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姆班扎新机场施工日记
红土上的青春
来源:电建市政公司 作者:孙玉鹏 时间:2025-04-08 字体:[ ] 分享:

清晨5:50,闹钟响起时,晨光刚刚爬上屋檐。远处湿地的水汽在朝阳下蒸腾,形成一层薄薄的雾霭。

食堂飘来葱花饼的香气,刚出锅的饼皮金黄酥脆,咬下去能听到“咔嚓”的轻响。我倒了碗豆浆,热气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氤氲开来。我叫孙玉鹏,这是我到安哥拉的第六个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早晨。

穿上反光马甲、戴上安全帽时,目光扫过文件夹里露出的葡语单词表一角——看见今天要复习的单词“compactação(压实)”。自从来到安哥拉姆班扎新机场项目,我每天都会抽空学习几句葡语,现在已能和当地员工进行简单交流。

早上6:30,朝阳刚爬上山丘,晨露打湿了劳保鞋的鞋面,在红土上留下深色的脚印。今日施工计划是主跑道路基第五层回填,路面的高程控制是我的首要任务。作为施工员兼测量员,我深知这每一层的回填层必须严格控制,误差须在1公分以内。

架好水准仪,扛着标尺走向第一个控制点,惊起一群藏在狗尾草中的云雀,翅膀拍打的声音在寂静的晨光中格外清脆。调整目镜焦距,十字丝清晰地切在标尺上,这个简单的动作我已经重复了上千次,但每次仍要保持绝对的专注。

等待读数的间隙,我偶尔地用水准仪观察远处,三只白颈乌鸦站在枯树枝头,它们总是保持着安全距离,时刻警惕着又好像在保护着什么。有时还能看到绯红色的婚礼鸟在草丛中穿梭,它们长长的尾羽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是我测量工作中最好的伙伴。

上午9:30,太阳已经升高,炙热的阳光直射在毫无遮挡的跑道上。操作手ALBERTO FRANCISCO操作着平地机,黝黑的手臂上泛着汗光。他是优秀的司机,20公分厚的回填层在他的控制下逐渐平整,像被熨烫过的棉布。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默契,一个手势,他就能了解意图并准确调整刀片高度。压路机紧随其后,钢轮如数碾过之后,成品映入眼帘。巡查压实效果,我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摸路面,感受着那细微的颗粒和坚实的触感。

“Bom trabalho(干得好)!”我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他回以灿烂的笑容,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映衬下格外醒目。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对质量的追求是相通的。

正午12:00,经历上午太阳的曝晒,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午饭准备是主食有米饭和馒头,主菜也是荤素搭配,各类水果也少不了味道极好且营养均衡。而我最爱喝的绿豆汤成为解暑上品,我特意避开沉底的绿豆,舀起上层清亮的汤汁,一口下肚整个人都轻快很多。

下午15:30,西南方的天空开始聚集铅灰色的云团。我查看天气预报:三小时内降雨概率80%。雨季施工最怕的就是突如其来的暴雨,未压实的回填土一旦被雨水浸泡,轻则延误工期,重则要全部返工。

我和同事立即调整计划,指挥压路机优先碾压关键断面,整个工地像即将迎战的军营,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两个多小时之后,当第一滴雨砸在安全帽上时,最后一台压路机刚好驶离作业面。我们从车窗向外看着雨水落在被碾压密实的路基上,立即汇成细流,沿着我们精心控制的横坡流入边沟。

夜晚19:30,暴雨过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我站在营地的小院里,仰望被雨水洗过的夜空。南十字星座低垂在跑道尽头的方向,银河像洒落的天路横贯天际,数不清的星星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手机里正播放着公众号“筑梦安哥拉”今天的葡语课:“recompensa(回报)——指付出努力后获得的奖赏。”

我想,此刻头顶的这片星空,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最珍贵的回报。那些用水准仪丈量的晨昏,与暴雨争分夺秒的午后,都在星光下获得了最美的注解。从初到工地的手忙脚乱,到现在能独当一面;从对葡语一窍不通,到能和当地工人谈笑风生;从对施工工艺的纸上谈兵,到能精准控制每一公分的误差——这就是我的成长之路。

在远离祖国的非洲红土上,我们用汗水浇筑着跑道,也浇筑着自己的青春。不久的将来,各国航班陆续飞抵姆板扎新机场,这将是我们用青春和汗水浇筑的最美果实。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