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暖花开,惠风和畅。当我漫步在青岛鳌山湾海滨,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高耸的出运栈桥宛如钢铁巨人,浮吊船伸出巨臂稳稳抓举重物,运输船满载钢平台破浪前行,打桩船发出延迟的沉闷声响,锚艇灵活穿梭保障船只定位;身着鲜亮工作服的建设者们,在栈桥与船艇间忙碌奔走,协助转运、指挥作业......这里正是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建设现场。 湛蓝的海面上,整齐排布着已经装好的光伏板钢平台,它们每个面积足有5个篮球场那么大,似一方方闪耀着金属光泽的蓝色鳞片。在日光的亲吻下,这些蓝色精灵们释放着细碎光芒,与浩瀚无垠的大海和不时翔集的海鸟相辉映,共同演绎科技创新与自然资源和谐交融之美。 随行的项目经理热情而专业,如数家珍地介绍项目基本情况,特别提到本项目系我国首个渔业融合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以其规模大、模式新和示范性强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重点报导,同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难掩骄傲地向我勾勒着项目建成后如诗如画的壮丽图景—— 清晨,当世界的暗影缓缓消散,大海却已然苏醒。海面宛如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泛起丝丝缕缕的涟漪,点点闪烁的日光,温柔地跳跃着,为这片深蓝平添一抹梦幻的色彩。 在看似平静的画面之间,一项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光伏板,这低碳环保、性能卓越的科技结晶;太阳能,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海资源,这蕴藏丰富、无比广阔的蓝色领域。三者因时际会,在日光的亲吻下,在海风的轻抚中,在海水的反影里,安静而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沿着海底电缆,穿过茫茫沧溟,绿电被源源不断送去世间每一个角落。 电从海上来,鱼在板下游。那一块块整齐排列的海上光伏板,宛如一方方巨大的遮阳伞盖,为下面的海洋生物洒落片片清凉。得益于蓝色伞盖的呵护荫蔽,梭鱼、扇贝、红螺等本港生物茁壮成长。渔业丰收与绿色能源开发齐头并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立体构建统筹开发、高效利用、充满活力的蓝色家园。 夜晚,当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大海却并未入眠。海天相接之处,偶有星星点点的波光闪烁,似是深海精灵在偷偷眨眼;沿着厂区外包络线布设的航标灯塔光芒明亮,穿透浓重夜色,为黑暗中往来的船只指引着方向;整齐排列的海上光伏阵列在月光下投下朦胧的剪影,反光清冷而深邃,恰似无数细碎的星辰在海面闪烁,与夜空中的繁星遥相呼应。这时,陆上升压站的储能单元开始释放白天蓄积的力量。这来自海上的精灵,轻盈跃入城市,将繁华的霓虹瞬间点亮,那五彩斑斓的光带瞬间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又化作温暖的使者,悄然潜入乡村,为万家灯火增添一圈温馨的光晕。 海浪声声,诉说着长夜漫漫。但黎明的曙光终会如期而至,那时的光伏阵列好似整装待发的将士,又将抖擞精神,张开怀抱迎接清晨初缕阳光,开启新一轮的能量转化之旅。 听着项目经理绘声绘色的描述,我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要意义的表述有了更深理解,不自觉地又将目光投向远处施工作业的方向,从心底升腾起对项目建设者们的赞叹和钦佩。 是啊,正是他们每日迎着海风,踏浪前行。面对汹涌的波涛影响设备运输与安装,恶劣的天气不时限制作业窗口,他们不畏风浪、坚定信念,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与顽强的毅力,操控着庞大钢平台与多根桩基的精准对接,积极与科研团队协作攻克技术难关,筑牢这一海上能源宝库的安全和质量根基。 会战正酣,大海扬波。此时,大牵引力拖船正劈波斩浪,将关键材料构件源源不断地送达施工现场;打桩船的声响更加昂扬,好似一曲志向豪迈、催人奋进的工地战歌,回荡在无垠的海面上。 “项目不久就要并网发电了,欢迎那时你再来!”就要离开的时候,项目经理真诚地邀请。我慨然应允,谁不希望亲历重大工程梦圆瞬间,见证和共享电建驭光者的荣耀呢?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