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语】岭南骄阳下,筑梦环北湾
来源:水电五局 作者:孙会举 时间:2025-07-25 字体:[ ] 分享:

七月的岭南,暑气正盛,带着憧憬与一丝初入职场的忐忑,我踏入了水电五局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部的大门,醒目的标识仿佛预示着这将是一段扎根大地、锤炼成长的旅程。作为中国电建的一名新兵,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瞬间成为了我融入社会、理解责任的“第一课堂”。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这个宏大的名字还带着些许书本上的距离感,然而,当真正站在项目现场,看到巨大的机械设备轰鸣运转,工人们挥汗如雨,加工车间电光闪烁,拌和站隆隆作响,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才真切地落在心头。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关乎粤西地区未来发展的命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惠泽千万百姓的民生基石,能成为这宏伟蓝图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参与书写这份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的答卷,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电建、水电五局的名字,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我此刻身处其中、为之奋斗的坚实后盾。

项目部的生活节奏紧凑而充满活力,这里没有华丽的办公室,有的是简易板房里的专注研讨,是烈日下技术员们工作的背影,是夜晚会议室里依然明亮的灯光。领导和前辈们并非高高在上,他们经验丰富却平易近人,从工程技术的要点到现场管理的细节,都倾囊相授,那份“责任、创新、诚信、共赢”的价值观,并非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在日常的每一次交底、每一次检查、每一次解决问题的协作中。记得迎新座谈会上,项目经理语重心长地讲述着这项工程的意义和我们肩上的担子,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项目的推进、与公司的发展是如此紧密相连。

从校园的象牙塔到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转变是巨大的,曾经的理论知识,需要在轰鸣的机器声和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找到落脚点,在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在同龄同事的互相鼓励中,我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进步,当汗水浸透工装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建设者的艰辛。

环北部湾的夏天是炽热的,而项目部的氛围更是充满温度,食堂里大家坐在一起吃午餐,休息时同事间轻松的笑谈,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伸出的援手,都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受到了家的归属感,这种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情谊,是项目生活最珍贵的馈赠。我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唯有融入团队,在中国电建的发展洪流中,在项目部这个具体的战斗单元里,我们才能汇聚起移山填海的力量,去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确保工程的高质量推进。

站在环北部湾项目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启航,前方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也必然充满挑战,但我心中充满了力量,这份力量,源于对国家重大工程的使命感,源于对公司平台的信任,源于项目部前辈们的榜样力量,也源于自己对这份事业日益坚定的热爱,我将珍惜这宝贵的起点,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水电建设者,将青春与汗水融入这奔涌的水脉,为绘就环北部湾的输水蓝图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这,便是我作为新“五局人”在环北部湾项目的初悟与决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