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风,是有记忆的。当“桦加沙”这个名字从气象预报的屏幕上走进现实,它带来的不是温柔的抚慰,而是狂暴的鞭挞,仿佛一头从远古神话中挣脱的巨兽,用亿万只无形的手,撕扯着大地,咆哮着。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台风是紧闭的门窗,是储备的食水,是等待风暴远去的焦灼。但对于另一群人,台风是集结的号角,是必须正面迎击的战场。他们,是电建人。 当第一阵狂风卷起海浪,拍打在海岸线上时,电建人却逆向而行,向着风暴的中心,向着那些即将陷入黑暗的角落,毅然进发。“桦加沙”的怒吼,在他们的耳中是具体的语言。那是铁塔在呻吟,是导线在断裂,是变压器在重压下发出最后的悲鸣。每一个故障点,都是一道流血的伤口。他们不是听不见风的呼啸,只是他们更习惯于倾听电流的脉搏。当万家灯火骤然熄灭,整个世界陷入死寂,那电流脉搏的骤停,是他们心中最沉重的警报。 于是,在“桦加沙”肆虐过的废墟之上,一场无声的战争打响了。 泥泞没过膝盖,每一步都需拔山扛鼎之力。倒伏的树木、断裂的广告牌,像巨兽的骸骨,横亘在前行的路上。他们用油锯开辟道路,用双手搬开障碍,汗水与雨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彼此。风依旧在盘旋,像不甘失败的幽灵,试图将他们瘦削的身影吹倒。但他们的脚下,是他们亲手一寸寸铺设的电网根基,稳如磐石。 看那高耸的铁塔,它曾是风暴的玩物,被扭曲得变了形。如今,电建人正像一群技艺高超的骨科医生,为它接骨续筋。安全帽下的脸庞,被风雨刻画得坚毅而冷峻。高空作业的兄弟,身影在灰色的天幕下,渺小却无比清晰,像一枚枚铆钉,死死地钉在希望的制高点。 在风雨暂歇的间隙,那一点刺目的蓝光“滋”地一声绽放,瞬间照亮了周围的一切。焊花连接的不仅仅是断裂的金属,更是光明与希望的链条。每一次焊接,都是对黑暗的一次宣战;每一次紧固,都是对承诺的一次践行。他们不说豪言壮语,手中的工具就是他们的语言,那飞溅的火花,是他们写给这座受伤城市最滚烫的情书。 在这里,没有人看表,没有人问饥渴。唯一的念头,就是“快一点,再快一点”。因为他们知道,在黑暗的另一端,有等待救援的医院,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需要信号联系亲人的家庭,有无数双期盼光明的眼睛。那不是抽象的责任,而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牵挂。 终于,在不知疲倦的奋战之后,当最后一颗螺丝被拧紧,当送电指令下达,一道电流沿着修复的线路,如久旱的甘霖,瞬间奔涌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刻,风停了,雨住了。 一盏,两盏,一片……灯光,如同在黑色天鹅绒上悄然绽放的钻石,先是零星几点,继而汇成璀璨的星河。那光芒,驱散了“桦加沙”留下的最后一片阴霾,温暖了每一颗悬着的心。 电建人们站在远处,望着这片由他们亲手点亮的繁华,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最质朴的笑容。他们身上满是泥污,双手布满老茧,但他们的身影,在万家灯火的映衬下,被勾勒成了一座座最伟岸的丰碑。 “桦加沙”终将远去,被记入气象档案。但人们会记得,在那场与天灾的搏斗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风而行,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为生命接通了能量,为城市守护了光明。 风停之后,光明是唯一的语言。而他们,就是这语言最忠诚的书写者。 |
|||||
【打印】
【关闭】
|
|||||
|